当前位置: 仰光 >> 仰光物价 >> 高振农丨人间佛教思想的践行者圆瑛大师9
所谓国际友好交流,就是要继承和发扬我国历代高僧大德西行东渡,传播友谊的种子,交流中外文化的优良传统。圆瑛大师在这方面也有不可磨灭的功绩。
圆瑛大师从一九0七年起,就开始远涉重洋,求法弘法。他先到达南洋新加坡、槟榔屿、印尼、苏门答腊的棉兰、日本、朝鲜等国,为加强中外佛教徒之间的友谊和团结,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维护世界和平,都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一九0七年七月,他首次远涉重洋,途经菲律宾、新加坡、槟榔屿、缅甸等地,到达印度,目的是请舍利、玉佛回国供养。
一九一四年十一月,他第二次远涉重洋赴印度迎请舍利和玉佛。翌年二月,途经新加坡,应请停留,弘法利生。三月,到达槟榔屿,应请在各寺院和佛教团体讲经说法数月。是年九月,经暹罗(今泰国)、缅甸、锡兰(今斯里兰卡)等国,到达印度,请得佛舍利三颗。又回到锡兰和缅甸,分别请得贝叶经和玉佛回国。一九一六年,他将请回的舍利、玉佛和贝叶经,安奉于宁波永宁寺。时有陆渔笙太史作诗赞叹圆瑛大师请回佛门三宝之功绩,他次韵奉酬:
顶礼当年圣道场,
浮槎破浪历重洋;
莲华竺典传东土,
贝叶玄文译远方。
舍利瓶分甘露水,
禅囊鉢带曼陀香;
晶莹圆满庄严相,
稽首西来大法王。
其后,舍利、玉佛和贝叶经三宝,移至宁波接待寺供奉。(同上第六五———六六页)。
一九二二年十月,他赴缅甸仰光朝礼大金塔,途经新加坡,同转道和尚一起,拜会当时的领事秦亮工及普觉精舍主人郑雨生居士,畅谈佛法,意气相投。后即应郑雨生居士之请,在普陀寺讲演《大乘起信论》。时有驻新加坡副领事秦汝钦撰《送浮屠圆瑛法师序》,赞叹其弘法讲经之功德。其中云:“浮屠圆瑛法师,弱冠出家,一朝顿悟,戒德具足。经教宏通,静慧玄朗,名倾海内,荐绅贵倨每折节下之。岁壬戊冬,泛海南来,驻锡于普陀禅寺,讲演《大乘起信论》,一时听者云集,汝钦亦忝列侍席。师本苦提之心,运广长之舌,宣如来之法要,演上乘之圆音。在会人等,随类得解,闻思悟人,功不可测。”(同上八三页)
(待续)
(本文作者为上海社科院宗教所研究员)
摘自:明旸主编,《圆瑛大师圆寂四十周年纪念文集》,古吴轩出版社出版▼点击标题阅读往期▼
爱国爱教的当代高僧——纪念圆瑛法师逝世四十周年
高振农丨人间佛教思想的践行者圆瑛大师(1)
高振农丨人间佛教思想的践行者圆瑛大师(2)
高振农丨人间佛教思想的践行者圆瑛大师(3)
高振农丨人间佛教思想的践行者圆瑛大师(4)
高振农丨人间佛教思想的践行者圆瑛大师(5)
高振农丨人间佛教思想的践行者圆瑛大师(6)
高振农丨人间佛教思想的践行者圆瑛大师(7)
高振农丨人间佛教思想的践行者圆瑛大师(8)
随喜转发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