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光

熟悉又陌生的邻邦我的缅甸南部时光

发布时间:2021/9/9 12:17:56   点击数:
全国白癜风治疗专家简介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4283860.html

很多中国人第一次出国,往往会选择离我们最近而价格又低廉的东南亚;而中国人去东南亚旅行,去的第一个国家往往是“千佛之国”泰国。今年10月,我已是第八次走出国门,来到了“千佛之国”泰国……的邻居——“万佛之国”缅甸,在缅甸南部的仰光、勃固、维桑海滩度过了我的6天假期。

缅甸,一个对于中国人来说熟悉而又陌生的邻邦。或许是封闭多年的缘故,尽管地理位置距离中国近在咫尺,给旅行者的感觉却是远如天涯。说熟悉,是因为她离中国很近,从昆明到仰光只要坐两个小时飞机,中缅两国民众又有“胞波”情谊。说陌生,是因为缅甸这个国家与世隔绝了太久,闭关锁国几十年,被称为“东南亚的隐士之国”,与泰国、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柬埔寨、印尼、菲律宾等中国游客热门的东南亚旅游目的地相比,缅甸实在太过于冷门、小众。

勃固市内,缅甸实际上的最高领导人、国务资政昂山素季女士的画像。

提到缅甸,中国人首先会想到什么?恐怕是两个极端。往好处想,首先会想到佛塔、寺庙、翡翠;往坏处想,首先会想到毒品、战乱、贫穷;还有人首先会想到缅甸人标志性的服饰:筒裙、人字拖;熟悉国际政治的人则首先会想到昂山素季——这位“亚洲的女曼德拉”。下面就让我带你走进缅甸,展示一个并不全面却是我亲身感受的缅甸印象。

来到缅甸,首先一定要到缅甸的第一大城市仰光。很多中国人还想当然地以为仰光还是缅甸的首都。其实年缅甸就已经从仰光迁都到了内比都。当年缅甸迁都,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与美国为敌的缅甸军政府为了避免遭到美国的军事打击,于是秘而不宣地把首都从南部繁华的大城市仰光迁到中部密林中人烟稀少的内比都。时至今日,内比都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鬼城”,面积跟北京差不多,人口却只有几十万。

仰光市容一角。

仰光市容一角。

整个仰光市区分为缅族人、华人、印度人三大聚居区,同时又有浓郁的英国殖民时期风情,是保留了最多殖民地建筑的东南亚城市之一。所以仰光的宗教信仰涵盖了佛教、印度教、伊斯兰教、基督教、道教(妈祖信仰)五大宗教。一条大河绕城而过,这条河也是整个缅甸的母亲河,她有一个很动听、很浪漫、很文艺的名字——伊洛瓦底江。

仰光城外的伊洛瓦底江。

与世界上所有发展中国家的大城市一样,仰光的堵车很厉害。顺便说一句,仰光的公交车还不错,基本上都是崭新的中国产宇通牌客车。

仰光的市政建筑大多低矮而破旧,仿佛来到了中国改革开放初期,但城市里最奢华、最漂亮、最宏伟的建筑一定是佛寺和佛塔,与其他建筑形成鲜明对比。仰光是一座名不虚传的佛都,坐车经过仰光市区,真是三步一寺、五步一塔,就像我去过的圣彼得堡遍地都是教堂、伊斯坦布尔遍地都是清真寺一样。我先后游览了仰光的乔多吉白玉佛寺、佛牙舍利塔、乔达基卧佛寺。

乔多吉白玉佛寺外观。

乔多吉白玉佛寺内的白玉佛像。

佛牙舍利塔,仿照蒲甘的佛塔样式,金黄与白色相间。塔内部有六根金色立柱撑起穹顶,塔中央金刚宝座上有一玻璃罩,罩内是一座翡翠镶金的塔,中心金莲花座上举托的便是释迦牟尼的佛牙舍利。

仰光佛牙舍利塔外观。

仰光佛牙舍利塔内景。塔内部有六根金色立柱撑起穹顶,中心金莲花座上举托的便是释迦牟尼的佛牙舍利。

乔达基卧佛寺则供奉着缅甸最大的卧佛像,长达65米,眼睛由玻璃镶嵌而成。卧佛奇大无比的一双脚板上雕满了个佛足的图案,代表了次轮回。

乔达基卧佛寺。

乔达基卧佛寺,卧佛巨大无比的脚板上雕满了个佛足的图案,代表了次轮回。可惜现在正在维修,所以搭了很多脚手架。

这些都还只是预热。举世闻名的仰光大金塔才是此次旅行的重头戏。金碧辉煌的仰光大金塔,是东南亚三大历史古迹之一,也是缅甸国家的绝对象征。仰光大金塔在缅甸的象征地位,如同中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印度的泰姬陵、柬埔寨的吴哥窟、斯里兰卡的狮子岩。圣塔高百米,手可摘星辰。金光灿灿的塔顶,从仰光市内的任何地方都能看到它。仰光任何建筑都不能超过大金塔的高度,不知道日益开放、发展的缅甸,会不会最终打破这个规矩。

仰光大金塔。

我在仰光大金塔浴佛。

我在仰光大金塔与僧侣合影。

当你望着大金塔金色的穹顶时,一定也会像我一样发出赞叹,因为这个国家的贫穷跟大金塔上贴的厚厚的金箔两相对比,简直是无法想象。这里还供奉着佛祖释迦牟尼的8根头发,所以成为缅甸最神圣的佛教圣地。大金塔实在太耀眼、太醒目了,以至于游客们往往容易忽略塔下其他难以胜数的殿堂、佛龛、佛塔,如众星捧月一般。

仰光大金塔下的小塔。

仰光大金塔下的小塔。

青青菩提树,宝象庄严处,经过多少岁月,依然苍翠如故。进入仰光大金塔的入口处,就看到一棵大菩提树,这是用释迦牟尼成佛的那棵菩提树的种子从印度带到缅甸后种下的。

仰光大金塔的菩提树。

仰光大金塔的菩提树。

仰光大金塔还见证了缅甸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年,昂山素季女士就是在这里用她那双温柔的手,拨开几十支对着她的步枪,微笑着走向大金塔前的讲台,向民众发表演讲。

仰光大金塔,虔诚拜佛的民众。

仰光大金塔,虔诚拜佛的民众。

仰光大金塔虽然名气巨大,但其高度在缅甸的佛塔中却屈居第二。缅甸第一高塔要数位于勃固省勃固市的瑞摩都大金塔,比仰光大金塔还高两米。瑞摩都大金塔虽高,但明显比仰光大金塔清净得多,不像仰光大金塔那样香客旺盛、信众如云、游人如织。塔下的建筑物也比仰光大金塔少得多。

勃固瑞摩都大金塔。

勃固四面佛。

勃固坎多扎沙蒂皇宫外观。

勃固坎多扎沙蒂皇宫内景。

勃固是缅甸的四大古都之一,曾经是孟族建立的王朝的首都。我在这个城市找到了四种宗教的建筑:佛教寺庙、印度教寺庙、伊斯兰教清真寺、基督教堂。小小一座城,一种和谐的包容感。

勃固的印度教寺庙。

勃固的伊斯兰教清真寺。

勃固的基督教堂。

我在缅甸旅行期间,正好赶上缅甸的民族传统节日“点灯节”,相传这一天是佛祖重返人间的日子。那天我所在的维桑小镇上的家家户户晚上都点燃了蜡烛,照亮佛祖释迦牟尼返回人间的路。作为“万佛之国”的子民,缅甸人民对信仰的虔诚令人敬重。缅甸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我乘坐汽车沿途看到很多缅甸老百姓住在简陋的高脚屋里。但缅甸老百姓就是这样,宁愿支起一根棍子、铺上一个席子、搭起一个棚子,这便是很多缅甸老百姓的家,但他们却会在早上炒上两个菜,布施给寺庙的僧侣;会早上起来在屋外的公路上撒上一把米,喂乌鸦和鸽子。所以我们才会看到仰光是一个漫天飞舞着乌鸦和鸽子的城市。还有仰光大金塔,塔身的7吨黄金,全部都是历代缅甸老百姓把家里最值钱的东西捐赠出来换来的。而缅甸政府国库里的黄金储量才只有7.6吨!也许跟宗教信仰有很大关系,缅甸民风非常淳朴,民众普遍善良友好、面容充满微笑。虽然大多数国民都很贫穷,但全国很难遇到小偷。我想,这也许就是宗教净化心灵、教化人心的作用吧。从蒲甘王朝至今历经千年,缅甸经历了多少次战争杀伐,信仰却一脉相承;经历了多少次政权更迭,宗教却虔诚如一;经历了多少次王朝兴废,佛祖却巍然不动。

无论从宗教到世俗,我都能深深地感到缅甸是一个非常传统的国家,对本民族传统文化保存得非常好。尤其体现在缅甸人的服饰上。无论男人女人,几乎所有缅甸人,全都身穿缅甸的“国服”——本民族传统的筒裙,男装叫“笼基”,女装叫“特敏”。身穿筒裙,脚踩人字拖,是每一个缅甸人的标配,几乎无一例外。而几乎没有人穿西式的服装。

仰光佛牙舍利塔,身穿“特敏”的缅甸美女。

仰光大金塔,身穿“特敏”的缅甸美女。

勃固坎多扎沙蒂皇宫,身穿“特敏”的缅甸美女。

民族传统文化保存得好,我个人认为,这一方面是好事,难能可贵,值得珍惜;但另一方面,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融入世界文明的过程中,在实现现代文明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损失掉本民族的一些传统文化,这是现代文明进程中必然付出的代价。比如我曾经去过的日本、韩国、土耳其、俄罗斯,在后发的现代化国家中,就已经算是民族传统文化保存得最好的国家了。但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在这些国家的大街上,我几乎看不到日本人穿和服、韩国人穿韩服、土耳其人穿伊斯兰服饰、俄罗斯人穿斯拉夫长袍。也只有在特定场合,比如在民族传统节日,或是情侣拍婚纱照时,才能看见这些国家的人们穿民族传统服装。而缅甸对传统文化的这种钟情和固守,恰恰与这个国家封闭太久有很大关系。比如说泰国与缅甸宗教信仰、民族风俗习惯都很相近,但就比缅甸开放得多,也西化得多。既要保持传统文化,又要拥抱现代文明,融入世界主流,这确实是一个对立统一的矛盾体,需要找准平衡点。

仰光郊区正在等公交车的缅甸男女民众,全部身穿筒裙。

缅甸不仅有庄严的佛教圣地、浓郁的民族文化,也有迤逦的自然风光。我从仰光乘车抵达伊洛瓦底省勃生市的维桑海滩。短短公里的路,汽车却开了近7个小时。这段公路在军政府统治时代有20多个收费站,昂山素季上台后,大力整治腐败,这些收费站大部分被撤,只保留了7个,我在路上还看到了一些废弃的收费站。

抵达海滩,入住酒店。缅甸是一个电力紧缺的国家,维桑海滩的酒店每天用自己的发电机限时供电,每天下午1点至3点、晚6点至早6点有电,其余时间停电。这也可见这个刚刚开放的国家经济建设还很原始落后、百废待兴。酒店没电,趁着这会儿,我的任务就是静静地坐在海滩上等日落了。那天运气还真好,下午四五点钟海面上还是阴天,五点半之后快要日落的时候,突然出了太阳。最后,红霞铺遍海天之际,金晖洒满孟加拉湾。我亲眼目睹了被称为世界上晚霞最美的两片海滩之一的维桑日落,落日熔金。

维桑海滩,印度洋孟加拉湾日落。

维桑海滩,印度洋孟加拉湾日落。

维桑海滩晚霞。

维桑海滩濒临印度洋孟加拉湾,年才对游客开放,绵长的白沙上游客稀少,这是印度洋上的处女地,是一块尚未雕琢的世外天堂。椰林树影,水清沙白。如果沿着维桑海滩一直向南,就会到达泰国的普吉岛,一样的蓝天白云,一样的湛蓝海水,一样的柔软沙滩。但这里没有人头攒动,没有嘈杂喧闹,没有满街商品,没有灯红酒绿。海滩连绵15公里,是缅甸最长的海岸线。大约两年之前,这里有限的外国游客也都是西方面孔。最近两年,缅甸开放了,中国游客越来越多。在维桑海滩,中国人来了,欧美人走了。这片海滩逐渐打破了昔日的静谧。虽然绝对人数并不多,但这片海滩也越来越成了中国游客的度假天堂。

维桑海滩。

维桑小镇一角。

维桑海滩的外国游客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实际上也是整个缅甸近几年旅游业发展的缩影。而旅游业初兴的背后,则是折射着这个国家刚刚摆脱封闭、走向开放的历史大时代。不过,我在缅期间,也有缅甸人对我说,他们现在并不喜欢昂山素季。他们说,以前昂山素季在缅甸人心中就是半个神,对昂山素季寄予了非常大的希望。但昂山素季上台后,经济没有起色,政府官员的腐败依然严重。有人说已经在期待下一次大选了。在刚刚结束的缅甸议会补选中,昂山素季领导的执政党缅甸全国民主联盟(简称民盟)赢得了13个联邦及省邦议会席位中的7个。虽然民盟仍然占据优势,但相比起年4月的议会补选中民盟在全部45个席位中赢得43席的“大获全胜”,优势却显著缩小,仅勉强“及格”。民盟即将在两年后面对年大选,此次议会补选对民盟接下来的“大考”敲响了警钟。但是我想说,缅甸这个国家被军政府统治了几十年,沉疴顽疾太过积重难返,不是昂山素季一个人在短时间内就能改变的;也并不是民主化了之后,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不会一帆风顺,但融入世界文明潮流的大势却是不可逆转的。绿色的缅甸、金色的缅甸、微笑的缅甸、神秘的缅甸、原生态的缅甸、遍布佛塔与寺庙的缅甸,正在悄然打开国门,迎接五洲观光客。短短一个世纪,缅甸经历了封建王朝、殖民统治、军政府专制、民主政府四个历史时期,这是一个历尽苦难与悲情的民族,这是一个刚刚开放的民主转型中的国家。由于这个国家封闭了太多年,缅甸保持了极为原始的色彩和独特的韵味。这里有着东南亚可能最密布的庙宇和最壮阔的佛塔。行走在缅甸,大片的稻田、林立的佛塔、晨光里的僧人、颠簸的公路、低矮的建筑……这个尚未被商业化、刚刚打开国门、向世界开放的国度,依然穿着围裙,踩着人字拖,微笑着,顽强地延续着“黄金佛国”的辉煌。随着国门的洞开,也许某一天,她将不再神秘。

仰光国际机场,其规模和现代化、国际化程度远超我的想象。

牛霄

一衣带水十重雾。



转载请注明:http://www.dulantete.com/ytwj/22715.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