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仰光 >> 仰光天气 >> 让摄影成就丽水的梦想
“丽水必将成为全世界摄影家向往的地方。”
前国际摄影艺术联合会副主席雅克·丹尼斯曾说。
年4月,丽水古堰画乡摄影创作基地,人们用相机记录美景。
地处浙西南群山环抱的丽水被称为“最后的江南秘境”。俯拾皆是的美,加上独特的民族风情和地域文化,成为丽水作为摄影创作基地无可比拟的条件。如今,丽水拥有国家级摄影创作基地3个,市级摄影基地22个。
年,中国摄影家协会将丽水命名为“中国摄影之乡”,这也是中国第一个“摄影之乡”。“中国·丽水国际摄影文化节”(下称“丽水摄影节”)年落户丽水,次年举办第二届,并在此之后每两年举办一届,至今已成功举办七届,成为国际最具影响力的摄影节之一。如今的丽水,正在变成闻名遐迩的摄影之城,而这份光影又在改善着当地人的生活,丰富着当地的产业形态。摄影,在丽水成就了人们的美好愿望。
前尘影事
丽水与摄影的渊源始于一百多年前。年,留学日本的丽水松阳县人张礼学成回国后,在松阳开设了当地第一家照相馆——“精美”照相馆,由此开创了丽水摄影的先河。这也被定义为丽水摄影的第一个阶段:商业人像摄影阶段。这也是让丽水人最早认识摄影术的时代。
在丽水市摄影家协会主席庄育平看来,当代的丽水摄影发端自上世纪70年代末。彼时的丽水,只有一家国营照相馆。年,如今被称为丽水摄影“八大金刚”的吴品禾、初小青、高金龙等8位年轻人,成立了“闪光影会”,全力推动丽水摄影发展,这也是丽水市第一个摄影组织。由此,丽水摄影进入了摄影艺术创作时期。
对于丽水的摄影定位,吴品禾说,丽水摄影从一开始便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摄影队伍,并吸引专业摄影人前来,把丽水打造成国际摄影中心。
年,“闪光影会”举办了一期摄影培训班,有人参加。这个被称为丽水摄影人“黄埔军校”的培训班,培养了丽水摄影的第二代中坚力量。
年,丽水摄影家协会与丽水市青少年宫举办了首期青年摄影骨干培训班,丽水的第三代摄影人从中成长起来。丽水摄影发展到现在,已形成了第四代摄影力量。“他们思维活跃,不受约束。”庄育平说。
年,中国第一家规范化运作的摄影专业博物馆——中国丽水摄影博物馆建成并对外开放。中国摄影家协会有关负责人称赞该博物馆说:“丽水把中国几代摄影人的梦想都实现了。”
截至年8月,丽水已拥有名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名浙江省摄影家协会会员,二百多万人口中有摄影爱好者数万人,有多人获得中国摄影最高奖——金像奖,数百幅作品在国际各类摄影比赛中夺奖,超千幅作品在国家级摄影比赛中获奖……
丽水摄影人上世纪七十年代播下的种子,如今已绿树成荫,形成独特而壮观的丽水摄影群体。
让摄影告诉世界:中国有个丽水
丽水摄影的发展,还得益于他们与世界摄影人建立了长期而直接的对话。
年,丽水摄影节首次举办,共推出了54个摄影展。
11年后的丽水摄影节,展览已有个,来自世界52个国家和地区的摄影家参与其中。
而在当年举行的首届国际摄影研讨会上,有20余位来自世界各地的摄影理论家、摄影师和中国摄影人同台切磋。还是在这一届摄影节上,来自意大利的奥尔维耶托摄影节、缅甸的仰光摄影节、美国的波特兰摄影节、韩国的首尔摄影节与丽水共同缔结成友好摄影节。
丽水摄影节,共评出大奖10名、最佳展览30个。
不断发展壮大的丽水摄影节,其主题也在不断发展、丰富:年至年,摄影节以沙龙摄影为主;年起,纪实摄影和观念摄影走进摄影节;年,摄影节由沙龙性摄影节向学术性摄影节转变;年起,摄影节呈现出学术主导与大众参与兼容并包的形态,并朝着学术性、国际性、群众性、品牌化的方向迈进。
通过举办大规模摄影展览、高端学术研讨会、摄影赛事和采风等系列活动,每届丽水摄影节都吸引了国内外上万名摄影家和摄影爱好者前来参展和交流。丽水摄影节已成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摄影节之一。
摄影节的不断升级,也影响和推动丽水本土摄影人的创作向更高的方向进步,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富有使命感的摄影人,他们的作品也不断地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让摄影成为丽水文化名片
摄影在丽水之所以蓬勃,还得益于丽水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物:云雾缭绕的大山,鲜花盛放的花海,满目葱绿的原野,古朴清幽的村落,传统与现代并存的生活……
每年,数十万摄影人奔赴丽水,一览浙南美景。瓯江帆影、渔舟唱晚、云和梯田、南尖岩云海、仙都晨雾、四都风情为他们所钟情。
丽水松阳县旭日摄影主题酒店内,工作人员正在布展。
在丽水首家照相馆的诞生地松阳县,叶增妙打理着一家摄影主题酒店。酒店内组织摄影展、举办摄影培训班,为前来摄影旅游或创作的团队设计活动路线,组织采风,负责团队的后勤,并能对接各类农家乐。如果需要,酒店还会替参展人代售作品。在叶增妙看来,摄影酒店能够涵盖更多的乡土元素和文化内涵,还能为当地人实现增收。
杨建亮(前)与前来丽水创作、交流的台湾摄影人合影。
摄影人杨建亮,如今还是一名摄影“导拍”。他在10多年的时间里,带领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摄影旅游或创作团体穿梭在丽水各地,拍丽水的人文、山水。林传禄,曾是当地的一位渔民,如今在古堰画乡摄影创作基地工作。“基地开发起来之后就过来了,杨建亮老师带来的游客需要拍瓯江帆影时,我还撑撑船、撒撒网,也有收入。”
一木各照相馆采用线上预约、线下体验相结合的方式,致力于成为“互联网+”的品牌。联合创始人初阳希望以影像为切入点,将一木各做成一个文化内容中心。摄影秦斌/人民画报
由第四代摄影人创立的“摄影+互联网”模式的一木各照相馆,以及“摄影+民宿”模式的松阳县四都寨头摄影基地等新的产业形态,都借助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成为丽水摄影产业的新宠。
丽水摄影文化产业园外景。摄影秦斌/人民画报
年,依托一片老厂房,丽水摄影文化产业园建立。产业园集摄影产品销售、摄影产业服务、摄影文化交流于一体,涵盖了摄影器材、摄影培训、照片输出、后期出版等摄影产业的一条龙服务。据产业园负责人胡德介绍:“产业园如今有商家30余户、余名从业人员,加上影视,每年能有约一个亿的产值。”
一个工作室内,工作人员在打印装裱照片。在丽水,与摄影相关的项目已经形成了一条系统的产业链。摄影秦斌/人民画报
丽水摄影人通过光影艺术让世界了解丽水,而以这份光影为基础的“摄影+”又在改善着当地人的生活,丰富着当地的文化和产业形态。
摄影,无论是作为一种技术,还是一门艺术,与丽水的发展战略和未来定位是高度契合的。摄影的技术价值和艺术价值能够融会贯通,促进不同产业边界的延伸、界限的拓展,带来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繁荣,完全可能成为丽水的文化名片。
松阳县有多座格局完整的传统村落,其中71座入选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摄影秦斌/人民画报
从“绿水青山”间出发的摄影文化,带来了各产业全面发展的“金山银山”。进入新时代,百年丽水摄影也迎来了自己的新机遇。
更多详细报道北京能治疗白癜风的医院治白癜风南京哪家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dulantete.com/yttq/14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