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仰光 >> 仰光旅游 >> 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模拟卷十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形成土壤最活跃的因素是
A.地形B.生物
C.气候D.水分
2.下列有关水循环意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促使陆地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②不断塑造陆地表面形态
③人类活动深刻地影响水循环各个环节
④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②④
3.能为城市生态规划及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分析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VRB.RS
C.GISD.GPS
下图为某时段全球气压带、风带纬度位置示意图。完成4、5题。
4.有关甲、乙两气压带所处位置及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南半球热力原因
B.甲:北半球动力原因
C.乙:南半球动力原因
D.乙:北半球热力原因
5.此时的月份最可能是
A.1月B.4月
C.7月D.10月
右图为某城区地租等值线分布示意图。完成6、7题。
6.该城市①区域地租最高,主要原因是
A.外来人口多
B.建筑物造价高
C.零售商店多
D.交通通达度好
7.一般来说,图中阴影部分用地多为该城市的
A.工业用地B.住宅用地
C.商业用地D.农业用地
下表为某市某时段天气变化。完成第8、9题。
8.图示时段形成雨雪天气的天气系统是
A.冷锋系统B.暖锋系统
C.气旋系统D.高压系统
9.周五、周六最低气温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A.太阳辐射弱B.大气保温弱
C.地面辐射强D.冷气团控制
农村劳动力是指乡村人口中16岁以上经常参加劳动的人群。下图为某地区农业劳动力数值统计。完成
10.造成该地区55岁以上农业劳动力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出生率不断上升
B.城乡差距的不断缩小
C.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D.农业劳动效率逐渐提高
11.为适应农业劳动力年龄变化,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初婚年龄增大B.务工人员回乡
C.压缩第三产业D.加快农业机械化
下图为美国农业带分布图。完成12、13题。
12.地区专门化是美国农业生产布局的特征,其主要目的是
A.保护生态环境
B.追求经济效益
C.提高机械化水平
D.实行集约化经营
13.有关农业带Ⅰ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气候湿冷B.土壤肥沃
C.市场广阔D.光照充足
下图为年以来9月至次年2月北极海冰面积变化情况。完成14、15题。
14.导致北极海冰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A.气候干燥,大气降水少
B.板块运动,陆地被抬升
C.气温上升,海冰融化多
D.蒸发旺盛,海平面下降
15.北极海冰面积的变化会给沿岸国家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A.海洋生物种类显著增多
B极端天气事件明显减少
C.北极航线通航里程增加
D.沿海土地大量开荒种田
我国广西、广东境内的红水河水能资源丰富,规划建设天生桥、平班、龙滩、岩滩、大化、百龙滩、乐滩、桥巩、大藤峡等10个梯级电站。完成16、17题。
16.红水河建设梯级电站的有利条件是
A.海拔较高B.水量丰富
C.市场广阔D.落差较大
17.该河段的梯级开发对中下游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是
A.减轻旱涝灾害B.增加年径流量
C.改善河流水质D.降低地下水位
下图为亚洲某区域气候分布示意图。完成18、19题。
18.①②两种气候的差异最主要表现在
A.年降水总量
B.年平均气温
C.夏季降水量
D.最冷月均温
19.气候③夏季盛行风的主要成因是
A.海陆轮廓及其洋流性质
B.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地势高低起伏状况
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对自然资源利用的广度和深度在不断加大。下图为自然资源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示意图。完成20、21题。
20.农业社会阶段,制约生产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
B.煤炭、石油等矿产资源
C.交通、知识等社会资源
D.政策、法律等社会因素
21.后工业化阶段,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A.许多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往往依赖于河流、海洋等的交通
B.初期和中期阶段,矿产资源对工业布局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C.矿产资源和交通运输方式,对生产力布局的影响逐渐增强
D.人工合成原料、智力资源等后天性资源的地位则迅速上升
下图1为某湖泊位置示意图,图2为该湖泊面积变化统计图。完成22、23题。
22.造成湖泊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退耕还林B.灌溉截留
C.围湖造田D.降水减少
23.湖泊面积的年际变化趋势可能带来的主要不利影响是
A.城市热岛效应增强
B.湖区生物多样性减少
C.旱涝灾害危害加重
D.通航能力大幅度下降
提高丘陵、山地植被覆盖率可以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下图为某丘陵植被覆盖率提高后洪峰水位过程线示意图。完成24、25题。
24.植树造林导致水位过程线峰值滞后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量减少
B.涵养水源能力减弱
C.地形坡度减小
D.地表径流阻力增大
25.植被覆盖率增加对外力作用的主要影响是
A.风化作用减弱
B.搬运作用增强
C.侵蚀作用减弱
D.成岩作用增强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26.图1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图2为图1中仰光和丹兑两城市的多年平均降水量变化统计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甲地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人口增长模式为______。(2分)
(2)乙西部海域洋流按按性质分类属于_______(寒、暖)流,其冬季的流向是__________(顺/逆时针)。(2分)
(3)乙岛上火山众多,按自然灾害的成因与发生过程,火山爆发属于_______灾害,一般认为,火山喷发出的熔岩来自_________层,该层之外的地球圈层称为________圈。(3分)
(4))6月至9月期间,仰光和丹兑两地降水充沛、丹兑降水明显多于仰光,说明主要原因。(3分)
27.读我国某区域地形图,完成下列要求。(10分)
(1)图中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是__________,该资源的主要运输方式是________。(2分)
(2)甲是我国三大自然区分界线______山脉,以北地区的降水特征是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3分)
(3)图中乙河汛期集中在_________(季节),越往下游流量越小的人为原因是______(2分)
(4)简述图中城镇主要分布在山前冲积扇的原因。(3分)
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
材料一图1为欧洲西部部分区域图。
材料二图2为挪威近10年来海产品出口额的统计图。
材料三图3为挪威年海产品出口前六大对象国。
(1)简述近10年来挪威海产品的出口变化特征,并分析原因(5分)
(2)根据材料,简析图3中六国成为挪威海产品出口对象国的主要原因。(4分)
(3)冰岛被誉为“冰与火的王国”,分析火山活动对该地区生产生活的主要影响。(3分)
(4)伦敦(0°,51.5°N)为英国首都,夏至日昼长约为16小时,在下图绘出伦敦夏至日太阳高度日变化曲线图,并标出最大太阳高度。(3分)
29.(15分)根据下列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辽中南工业基地,是我国最重要的重工业基地之一,鞍山是辽中南重工业基地的代表性城市,因工业而立、因工业而兴,主导产业以矿山开采、钢铁加工、装备制造等重工业为主,也经历着兴起——衰落——再振兴的历程。图1为该区域示意图,表1为年鞍山钢铁工业主要工业品在全国的占有率,图2为鞍山市部分工业企业分布图
材料二:科尔沁沙地的沙丘普遍堆积有历史时期形成的三层土壤。这表明科尔沁草原曾有垦殖——放牧——垦殖的土地利用过程。
(1)分析鞍山市工业集聚给企业带来的主要优势。
(2)借鉴鲁尔区振兴的经验,简述鞍山市振兴的主要措施。(4分)
(3)分析科尔沁土地沙化对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4)科尔沁草原土地利用方式的变更,对治沙工作有哪些启示?(3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26.(1)水稻种植业“高—低—高”(2分)
(2)暖逆时针(2分)
(3)地质灾害软流岩石(3分)
(4)6月~9月期间均受西南季风影响(1分),降水充沛。丹兑位于西南季风迎风坡(1分),形成地形
雨,降水更丰富(1分)。
27.(10分)
(1)西气东输管道运输(2分)
(2)祁连山降水稀少距海远、且受高原山地阻挡,水汽难以到达(3分)
(3)夏季沿途工农业生产生活截留(2分)
(4)山前冲积扇,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有利于农耕及生活需要(答出地形、土壤、水源中的
任两点,给2分);交通便利(1分)。
28.(15分)
(1)海产品出口量不断增加(1分);水产养殖产品出口增加较快(1分);海岸线漫长,海洋渔业资源
丰富(1分);渔业生产历史悠久,养殖技术先进(1分);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大(1分)
(2)六国都是发达国家(1分),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1分),和挪威距离较近(1分);为欧盟国家,
国家关系较好,贸易往来频繁(1分)。
(3)火山活动融化冰川,引起洪涝灾害(1分),喷出的火山灰淹没农田、影响航空运输(1分);火山
活动给该地带来丰富的地热资源(旅游资源)。(1分)
(4)图中:日出4点(1分);日落20点(1分);最大太阳高度62°(1分)
29.(15分)
(1)鞍山市工业大多是有生产协作联系的企业(1分);工业集聚有利于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1分);
节约运输成本,降低能源消耗,集中处理废弃物(1分);可以开展生产协作,促进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
用率(1分)
(2)优化产业结构(1分);发展新兴工业(1分);重视发展第三产业(1分);治理和美化环境(1分)
(3)土地沙化,农业生产减产(1分);草场退化,载畜能力下降(1分);引发沙尘暴,破坏农田和基础
设施(1分),生物多样性破坏(1分)
(4)减少或禁止垦殖(1分);合理发展畜牧业(1分)。退耕还牧,退耕还林、还草(1分)。
平台温馨提示可咨询新高考和地理疑难问题解析!
可提供试用的各三份
转载请注明:http://www.dulantete.com/ytly/23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