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仰光 >> 仰光机场 >> 阳光故事中国民航第一代飞行员的漫漫海
年,海南建省,并将海南定位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随着中央各项政策的制定,来琼经商、求职、旅游的人日益增多,出现了“十万人才下海南”的热潮,海南的经济建设以及各项事业都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也为加速海南民航的发展创造了历史性机遇。
//////////
年4月,为了满足海南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民航广州管理局决定,从民航广州管理局第六飞行大队和民航飞行学院抽调飞行员,划拨3架运七-型飞机,组建起了海南飞行队,结束了海南民航没有自己的飞行队和执管飞机的历史,也大大缓解了海口大英山机场始发运力紧张的局面。
//////////
(左起:宫朝阳郑学文王福屯庞金尧魏战旗胡庆德赵继山)
三十一年前的海南,条件有多艰苦可想而知。
当时的海口没有机场,只有一个航站,住宿条件非常简陋,没有宿舍,只能三人挤在12平方米的油库小平房里,没有地方买菜,就自己在油库旁边开辟一小方菜园自己种,时任广州民航管理局局长于延恩深知这里的艰苦,常常来看望大家,一起吃住,一起种地。
这些艰难都没有让他们退缩,反而是坚定了扎根海南、奉献海南的信念。
老机长庞金尧曾写下《十年重回首,难忘油库情》的诗篇,写下了“油库小院把家安”、”“椰风海韵虽然美,从头起步处处难”、“最怕遇到下雨天”的不畏艰苦的精神,也写下了“一声令下到海南”、“特区建设兴大业,我们不干谁来干”的义无反顾和豪情壮志。
//////////
但是最艰难的不仅仅是环境,还有因为条件简陋而带来的技术限制。
当时的海口航站条件简陋,没有办公室,航前的飞行准备只能在房间里完成。
第一代飞行员心中怀揣着“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的坚定信念,秉持着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完成一次次飞行任务,践行着自己的使命与担当。
//////////
流光三十载,漫漫岁月情。
如今,第一批“开荒者”已至暮年,回归家庭,享天伦之乐。
他们的峥嵘岁月见证了海南民航、南航海南分公司的发展,
他们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精神和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奠定了海南分公司的发展,
也终将成为精神的养分流传下来,滋养每一代南航海南人。
—EN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