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光

台湾新南向政策的现状及前景分析

发布时间:2018/1/30 23:00:55   点击数:

重庆两岸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彭翔、罗阳、周睿琪在《中国评论》月刊11月号发表专文《台湾“新南向政策”的现状及前景分析》,作者认为:“台湾的‘新南向政策’,是蔡英文自竞选以来提出并大力倡导、积极推进的大规划、大战略。明显地企图以经济援助为手段,建立不依赖大陆市场的所谓台湾‘新经济模式’。同时,强化台湾与这些东南亚国家的双边关系。从客观情况来看,蔡全方位整合政府、产业,以及人文、教育等配套政策,落实‘新南向政策’,已有初步效果。但是,同样必须也认识到新南向国家的复杂性和台湾自身的局限性,都注定了新南向政策的失败命运。”

台当局“新南向政策”有系统且细致的规划,以实现其战略目的

1、蔡推出“新南向政策”,既希望解决台湾当前经济困境的现实问题,又企图实现强化台湾主体性的战略目标。蔡英文在竞选台湾地区领导人期间,就提出了“新南向政策”。之后透过民进党中常会决议,将之确定为蔡当局的重要政策。年6月15日,设立“新南向政策办公室”,作为直属蔡的幕僚单位;8月16日蔡当局召开“对外经贸战略会谈”,并公布《“新南向政策”政策纲领》;9月5日公布《新南向政策推动计划》,正式启动“新南向政策”。9月20日直属林全的“经贸谈判办公室”正式运行,负责“新南向政策”中与18国谈判的统筹协调工作。

其落实“新南向政策”速度之快,从中可以看出,蔡推出“新南向政策”,有部署、有规划。因为她已经认识到上台后,由于拒绝承认“九二共识”及“一个中国”核心意涵,势将对两岸经贸等全方面交流合作带来重大冲击。蔡妄图透过实施“新南向政策”,用东南亚市场来弥补缺失的大陆市场,解决台湾当前经济困境的现实问题。

同时,若“新南向政策”能获得成功,也就可以在政治上突破“九二共识”对其的束缚,有利于民进党排除两岸关系因素的影响,争取实现长期执政,对强化“台湾主体性”具有战略意义。因此,蔡英文强调“路途上会有风险,但倘若成功,对台湾的整体战略或是台湾的经济发展都是相当有帮助。”

2、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网络系统来落实“新南向政策”。(1)“中央”政府部会引导、地方政府配合,立法部门及企业、民间组织联合齐推“新南向政策”。

其一,这是“中央”和地方政府要共同协力进行的政策。在推进“新南向政策”过程中,“中央”政府起着导向作用,地方政府也在“新南向政策”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中央政府”指引方向,地方政府带头跟进,“总统府”成立办公室,“国安会”成立工作小组,“行政院”与各部会陆续启动各项工作。

随后,民进党执政县市中,台南对外宣布成立“新南向政策”推动委员会,以响应蔡政府推动的“新南向政策”同时,桃园为了配合蔡政府的“新南向政策”,在市长郑文灿的带领下,积极地与东南亚地区万客家乡亲进行连结,与泰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地台湾客家社团及相关人士做互动。其二,强化公营企业领头羊作用,以及民间组织在推动“新南向政策”中的重要作用。

蔡当局指出,推进“新南向政策”需要民营企业和公营企业共同配合,勇敢前往新南向国家布局。企业南向发展的同时,当局会从金融支持、技术辅导、信息提供等面向,提供企业必要的协助。同时,设立东盟及南亚研究智库,发挥在海外的台商组织、民间智库和NGO等团体的重要角色,充当台湾与东南亚地区之间重要的桥梁,双轨并进、多层次推动政府的“新南向政策”。

玉山银行在缅甸仰光成立分行。

以台湾金融行业为例,目前东盟十国中,仅有文莱尚无“国银”设立据点外,其他九国皆有“国银”设立据点。以分行来看,新加坡、越南是“国银”布局最多的据点国家,已有超过10家“国银”设立分行,而菲律宾、柬埔寨、马来西亚、寮国等国,“国银”也都有相关分行据点,玉山银行更于年10月在缅甸仰光成立分行,成为 在缅甸设立分行的台资银行。(2)推动与新南向国家的经贸、科技、教育、文化、社会等全方位交流。

蔡英文一直强调“把新南向政策当作台湾整体对外经贸战略的一环”。因此,“新南向政策”并非仅仅只是一项经济政策,从“新南向政策”推动计划预算为42亿新台币来看,其在经贸、文化教育等都配置有相当资源及施策。

在经贸交流上,从人才、金钱与信息三方面协助企业。特别是在观光上,为了争取东南亚客源,台还将试办一年菲律宾国民免签、延长泰国及文莱旅客免签试办期,增加有条件免签适用国家,放宽现有严格的签证审核程序等。

图为桃园机场入境长廊的欢迎看板。

在文化教育上,一方面对外,通过广设“台湾教育橱窗”、新增“东盟南亚奖学金计划”等招生模式吸引东南亚国家学生入台学习,同时搭配移民劳工政策,让外籍生毕业后能落地生根,把人才“留在台湾”;另一方面对内,将台湾12年“国教”新课纲列入东南亚国家语言纳入基础教育,并作为小学必修课之一,在台湾本土推广东南亚文化,培养东南亚人才。

在社会营造上,通过媒体宣传东南亚文化,塑造台湾新的民族元素,为构建台湾新民族制造社会氛围。比如绿媒民视(FTV)每晚都有一档节目“筑梦新台湾”,主要介绍东南亚族群文化、生活以及融入台湾社会的情况。

3、选择重点国家、五大旗舰计划、三大潜力领域进行 施策来推进“新南向政策”?今年是“新南向政策”的行动年,蔡英文推行“新南向政策”,并非全面开花,而是选择重点国家、五大旗舰计划、三大潜力领域进行 施策来推进。在重点国家选择上,即已积极开展与第一波推动多元关系连结的国家(印度、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和越南)密切往来。

图为台当局在印度设立的“台湾投资窗口”。

例如,以“一国一平台”方式在新南向国家设立“台湾窗口”,协调目标国家和协助投资台商,同时台湾的“中国输出入银行”提出针对“新南向政策”配套的“贷款及保证方案”和“输出保险优惠措施”等。在旗舰计划的发展上,依据台湾优势产业与这些国家的特殊需求,选择重点推动区域农业、医疗合作与产业链、产业人才、新南向论坛与青年交流平台、产业创新合作五大旗舰计划发展。

台湾的大学与技职院校积极招收东南亚学生。

以文化教育交流为例,台湾教育部门颁布对新南向不同国家的招生政策 施策,例如考虑到缅甸当地经济相对较差,要学生付学费来台念书可能性不大,因此推动台湾高校和产业界携手,开设产学专班,让学生半工半读,用学习搭配实习,让学生从做中学、学中做,来增加招生吸引力。在潜力领域的选择上,做好跨境电商、观光和公共工程,不仅可以突出政策的具体成果,更加可以夯实台湾与新南向国家的合作基础,扩大台湾对新南向国家输出的影响力。

台当局与东南亚国家的经贸、文化教育等交流热度初显,影响力比实际效果更明显

1、台当局全力推进和落实“新南向政策”,已取得初步成效,有一定的民间支持度,与东南亚国家的经贸交流热度初显。

东盟现在是台湾第二大贸易伙伴及第二大投资目的地。台湾过去看重东南亚的低成本,现在是看重东南亚的市场容量。台湾把印度尼西亚作为“新南向政策”第一站,3月台当局在高雄举办了“年台湾印度尼西亚产业链结高峰论坛”,现场交流及签约效果好过台自身预期。

根据台湾“经济部国贸局”数据,今年3月份,台湾对大陆及香港贸易总额是.9亿美元(其中大陆为.1亿美元),增长15.6%(其中大陆为18.4%);对新南向18国贸易总额为95.5亿美元,增长23.3%。从 额上来看,台湾与新南向国家的贸易经济规模在逐渐上升,从增幅上来看,台湾与新南向国家的贸易密切度比与大陆发展还要快。主要是对大陆进口在下降,对新南向国家在加快上升。同时,浏览台湾各主管部门及智库网站,对经济研讨及报告都有涉及到“新南向政策”、东南亚国家发展情况等具体的内容。

2、“新南向”人员双向交流规模有所扩大,首次出现了台湾青年赴东南亚地区就业意愿超过大陆。

观光交流一直是经贸文化交流的晴雨表,台湾3家航空公司每周飞往东南亚的班机在桃园机场有班航次,仅去年飞往东南亚客运量为万人次。高雄作为新南向基地,目前已获同意在3个月内提出小港机场航点航线加强计划。据台当局统计,年赴台游客1,万人次,其中新南向18国游客赴台.9万人次,成长15.3%,占比17%;年1-6月赴台旅客.4万人次,其中新南向18国游客赴台.3万人次,成长37.4%,占比22%,市场成长快速。

根据台湾1人力银行(岛内求职第一大门户网站)所做的《年青年海外发展现况调查》数据显示,台湾青年想赴及已赴新南向国家就业人数占比32.8%,首次超过大陆占比27.22%。这与过去台湾显示的民调数据,即台湾青年西进大陆就业意愿较高,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3、蔡当局加强与东南亚各国教育文化关系,东南亚元素在岛内的影响提升,“台湾新民族”族群地位上升。

两岸官方交流的中断,蔡当局大力推“新南向政策”,名义上说是减少由此带来的对台湾的冲击,振兴台湾经济,但其中仍有更深的用意,即通过加强与新南向国家的文化教育交流,不断提升岛内东南亚元素的影响,“台湾新民族”族群地位上升。

“新南向政策”推动计划预算为42亿新台币,其中,约四分之一是投向教育研究经费,仅有万新台币的计划是列入“经济部中小企业处”,对于企业的扶助计划并不是落实到某个产业或者企业,而是主要用来做平台办展所用。据台湾官方统计,台湾地区学年度(即年8月1日-年7月31日)新南向地区来台就学人数为31,人,成长率约为10%。

目前,?在台湾有近49万名东南亚外籍劳工,以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越南等地为主,而在台湾大专校院就读的东南亚国家侨生亦达8千多名,加上在台湾的新住民及其子女总数约有70万人。至今,已有约3万1千名来自新南向国家的学生在台湾就学。不断提升了东南亚元素在岛内的社会地位及影响。

4、社会影响重于实际效果对于台湾推进“新南向政策”,台湾岛内外媒体响应正面较多,根据台湾官方统计,国际媒体自年8月至年8月共有篇报道;岛内媒体最近3个月每月平均有80-95篇相关新南向报道,认为“新南向政策”有利于台湾与区域间的融合,更有助于台湾整体体质的强化。这些表明,“新南向政策”已产生较明显的社会影响,目前甚至超过其实际效果的影响。“新南向政策”有所进展的主要原因

1、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东南亚的发展阶段与需要。

(1)东南亚地区的产业发展处于初级代工阶段,而台湾的代工发展已趋成熟,台湾与东南亚地区的产业合作,有助于促进东南亚产业发展。具体来说,东南亚的产业发展处于劳动密集型阶段,具有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其经济发展模式处于初级代工阶段。

同时,台湾的经济也属于代工经济模式,通过几十年的发展,台湾的代工经济已经发展得十分的成熟,属于出口代工型经济,其代工产业已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在生产技术方面已具有相对优势,在人才管理及人才培育方面经验成熟。台湾与东南亚地区产业具有相似性;并且,相较东南亚地区,台湾产业发展处于相对高端地位,二者具有互补性。所以,台湾与东南亚地区合作,符合东南亚地区发展的趋势,能一定程度促进东南亚地区的发展。(2)台湾的教育、医疗、科技方面发展成熟,适应东南亚地区相关领域的发展需要。东南亚在教育、医疗、科技方面现在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而这些方面台湾已经发展十分成熟。台湾在与东南亚进行交流合作的时候,在这些领域,通过引入先进的理念、优秀的人才,促进东南亚相关地区的教育、医疗、科技领域的转型升级,推动东南亚相关领域的发展。2、台湾岛内确实有向东南亚发展的需求李、陈时期推出的“南向政策”与蔡现在推出的“新南向政策”实施环境确有不同。过去东南亚投资环境较差,“南向政策”落地难度很大,但现在的东南亚地区近几年快速发展、丰富的人力资源、广阔的市场及优异的地理区域位置,对台湾产生了较明显吸引力。台湾近几年经济发展停滞不前,确实需要东南亚市场来拉升台湾经济。具体表现:

(1)东南亚及南亚国家高速发展,引起台湾重视。近年来东南亚国家和印度经济表现亮眼,发展潜力巨大,世界银行甚至预测印度将成为增长速度最快的主要经济体,东南亚和南亚确实是台湾经济一个新的增长方向,这对像台湾这种区域外地区有极大的吸引力。在台湾重要的旅游观光业上,东南亚和南亚市场对台湾也有很强的吸引力。(2)蔡当局认为与东南亚及南亚国家合作,能使台湾进一步融入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当前东盟与中日韩等国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不断取得进展,亚太地区的供应链正在形成。但在此过程中,台湾地区的重要性不断下降。蔡当局期望通过拓展与东南亚及南亚国家的经济联系,从而重新融入区域经济合作。虽然台湾正式加入RCEP仍存在诸多困难,但通过“新南向政策”,同部分东盟成员达成实质上的自由贸易协议(FTA),也是一种替代做法。(3)东南亚相对低廉的人力成本及广阔的市场对台湾产生了吸引力。原来,大量台商西进涌进大陆,是看重大陆广阔的市场及低廉的劳动力成本。随着近些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大陆工人的工资越来越高,工人福利要求越来越多,社会福利负担越来越重;并且,大陆对外资管理、环保等法规越趋严格,在这种情况下,初级制造商越发感觉吃不消。相反,东南亚及南亚地区的劳动力依然丰富,其劳动力成本相对大陆还比较低廉;同时,比如像印度这种人口大国,也有和大陆类似的巨大市场。在这种情形下,东南亚及南亚地区成为大陆之后,台湾比较感兴趣的地方。

3、蔡全力推进“新南向政策”

(1)蔡当局大幅提高预算,全力推进“新南向政策”。根据台湾“行政院主计总处”数据显示,年推动“新南向政策”预算是28.1亿新台币,主要为“教育部”办理专业人才培育及技术训练等10亿新台币。然而,蔡当局在年财政预算支出中,大力增加对“新南向政策”的支持力度,其财政预算支出呈现明显的“重南轻西”。

蔡当局将“新南向政策”预算列入年台湾10大重点财政预算项目,而且其预算大幅增加,从上年度的28.1亿新台币增加到72.6亿新台币,增幅达63﹪,居各项预算增幅之首。相反,在两岸交流方面,却没有专门的财政预算。由此可见,蔡当局漠视两岸关系,但对其“新南向政策”,他们充满信心,并且未来会以更大的力度推其“新南向政策”,以完成其政治目的。(2)定期质询“新南向政策”推动情况,跟踪实施效果。蔡当局为强化“新南向政策”的执行成效,要求“陆委会”、“外交部”、“教育部”、“侨委会”、“国发会”等部门每月赴“立法院”作项目报告,就“新南向政策”实施情况进行说明,并在会上确定各部门未来推动“新南向”工作重点。

(3)无论场合大小,蔡谈其经济、对外关系,必提“新南向政策”。蔡当局先后在多个场合中,凸显推动“新南向政策”对提升台湾经济的作用。

如在去年5月20日,蔡的就职演说中,她就两次提及“新南向政策”。在提及区域经济合作时,她着重强调“新南向政策”,提出通过发展和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拉动台湾经济发展,提升台湾的“国家实力”。

随后在7月,在谈及台湾未来经贸战略方面时,蔡英文又推出了其“新南向政策”;并且在会上正式通过了“新南向政策纲领”,确定政策理念、短中长程目标、行动准则与推动架构等。蔡还提出未来要加大促进台湾与东盟、南亚及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等在经贸、科技等方面的链接,共享资源、人才和市场,建立广泛的对话与协商机制。

由此可见,蔡当局正抓住一切机会,极力倡导“新南向政策”,大力推动“新南向政策”。

“新南向政策”推行的前景

1、在一定程度上台湾可以分散经济上对大陆的依赖程度。“新南向政策”作为其对外经济政策核心──强化与美日经济联系的配套与延伸,就是企图通过与这18个国家结成紧密的经济合作关系,从而与欧美及日本形成经济合作圈,分散经济上对大陆的依赖程度。

台湾地区经济以出口导向为主,其走的是追求减税、融资补贴、土地优惠、外劳引进等降低生产成本手段的经济发展模式。在马英九执政时期,两岸经贸关系迅猛发展。台湾不仅分享了祖国大陆经济发展红利,且两岸经贸合作空间愈加广泛。

然而,这几年中国大陆经济发展减速,劳动力价格优势逐渐丧失;相反,东南亚国家正处于人口红利阶段,东南亚和南亚已被各国视为最具商机的新兴市场。在这种情况下,蔡当局出于进一步夯实“柔性 ”基础的政治考虑,全方位推进“新南向政策”,这将会对两岸紧密的经贸往来降温,一定程度改变了台湾对大陆经济过度依赖的状态。

对比近三年的两岸贸易数据、台湾与新南向国家贸易数据可以看到,在两岸贸易往来方面,年实现贸易总额为亿美元,较年同期减少0.7%,两岸贸易微幅下降主要是因为台湾自大陆进口金额约亿美元,减少2.8%。在台湾与新南向国家贸易方面,年实现贸易总额为亿美元,同比增速下降14.6%;年实现贸易总额为亿美元,同比增速下降3.3%。但是,今年以来,台湾对新南向国家贸易增速有所提高。截止到年7月,实现贸易总额为亿美元,同比增速已扭转为正增长19.4%。两岸贸易增速不断下降,台湾与新南向国家贸易不断提升,台湾经济对大陆的依赖程度有所减轻。

2、新南向国家的国情复杂、政策多变等决定了,台湾实施“新南向政策”成效必然有限。(1)新南向国家多、各国国情复杂、政策复杂多变,制约了台商对这一地区的投资发展与经贸合作。新南向各个国家各地区政治、经济、社会、宗教、文化差异性较大,投资、贸易、税收、环保、劳工等法律政策不同,想要顺利推进“新南向政策”面临着语言、文化与人才不足等方面的困难。例如,投资印度面临四大困难与风险,即印度政府缺乏效率的官僚体系、残缺的基础设施、法令规章的不透明以及繁杂难懂的税制,这也是台商对印度投资一直停滞不前的主因。

(2)新南向国家与台湾经贸关系,决定了双向交流的空间不大。虽然新南向国家对台湾经济的重要性日益提高,但台湾对新南向国家的经济重要性却有所降低。主要原因是大陆对东南亚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大陆占新南向国家贸易比重目前已接近20%,而台湾占新南向国家比重仅约5%。根据年联合国公布的《世界投资报告》,台湾吸引外资的能力竟落后于越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因此,台湾需要东南亚市场,但是东南亚国家在大陆与台湾之间选择,答案却显而易见。3、台湾现有的资源、人才、资金等比较匮乏,对推进“新南向政策”有不可低估的制约。严峻、复杂的两岸关系则注定了“新南向政策”最终失败的前景。(1)台湾内部环境不佳,蔡上台后,岛内社会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并未得到有效治理。经济持续低迷,支撑经济发展的优势资源不断流失,发展环境日益恶化,社会保险与退休保障制度的危机加重,未来社会发展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同时,在过去的三十年间,台湾与大陆经贸关系十分密切,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链与经济链,存在着结构性依赖,大陆长期作为台湾第一大出口市场与第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不可动摇。蔡理应制订切实有效的短、中、长期政策,解决岛内社会中与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满足民众需要,同时协助民众逐步调整心态,缩小民众期待与经济发展现实的落差。但是蔡却以意识形态挂帅、违反经济规律,推动“新南向政策”,妄图全方位割裂与大陆建立的联系。(2)中国大陆因素始终是台湾推动对外政策面临的首要制约因素,蔡推进“新南向政策”同样如此。“新南向政策”目标国与台湾均无正式邦交,在与台湾交往时,不免依据自身对国家利益的考虑,将中国大陆的态度和立场列入决策过程。这不仅导致台湾推动“新南向政策”与相关国家签订官方协议有困难,而且出现台湾在柬埔寨被要求禁止升“中华民国国旗”等情况,这些对于民间配合“中央”政府“南进”都产生了冲击。以年台塑在越南投资的钢厂、因排污问题被处以5亿美元的天价罚款为例,民进党时任“立委”苏治芬赴越南斡旋,结果护照被扣、全程被监控。因此,蔡英文的“新南向政策”,用政治思维来“指导”经济行为,企图以东南亚市场替代中国大陆市场,注定难逃失败的结局。

本文来源:中评网

赞赏

长按







































中科白癜风四大惠民活动
北京治疗白癜风费用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dulantete.com/yttq/1484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