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仰光 >> 仰光旅游 >> 聆听党史故事感受百年风华第八期周总理
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值此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江苏海洋大学研究生会推出“聆听党史故事,感受百年风华”专栏,追根溯源、抚今追昔,陪您一道回望那段峥嵘岁月。
泼水节是缅甸的新年,相当于中国的春节,这时也是缅甸最热的季节,仰光白天气温在38℃左右。年4月15日,周总理、陈毅副总理一行乘专机从昆明到达仰光。当时我在驻缅甸使馆工作,为周总理担任翻译。在机场,周总理一行受到了缅甸政府的热烈欢迎,缅甸群众高呼“祝周恩来总理身体健康!”“中缅友谊万岁!”等口号。周总理不顾旅途疲劳,当天下午就和全体随行人员在时任缅甸政府总理吴努的陪同下参加了泼水节活动。
吴努总理为周总理、陈毅副总理和代表团其他人员准备了缅甸民族服装。缅甸的民族服装十分别致,男子上衣为无领马褂,下装为纱笼(筒裙),头戴头巾。吴努总理向我们介绍说,缅甸男子的上衣从中国传入,纱笼从印度传入,头巾则是缅甸民族固有的,因此缅甸民族服装融合了三种文化。在缅甸这样的热带国家,这种服装还是舒适凉爽的,但对外国朋友来说,一时不容易习惯。在我的记忆中,周总理曾穿过三次缅甸民族服装参加活动,参加泼水节是第一次。那天,周总理穿的是布料方格纱笼、缅式上衣,头戴头巾,肩上还披了一条浴巾供泼水时用,十分潇洒。陈毅副总理穿上缅甸民族服装后风趣地说:“我这辈子啥子衣裳都穿过,就裙子没有穿过。好生风凉哪!”他的幽默引起大家一片笑声。缅甸朋友说,现在分不清谁是中国人,谁是缅甸人,但大家都是“胞波”(兄弟)。在穿衣时也曾出现两个小难题:缅甸纱笼是用手打结系住,大家担心纱笼不小心会掉下来,出洋相。我建议大家仍系上皮带,“内紧外松”,大家这才放心。周总理、陈毅副总理不习惯穿夹脚趾的缅甸拖鞋,行走不便。恰好王泽和我当时穿的是中国拖鞋,当即换给两位领导人穿,解决了这一难题。
周总理访问缅甸时一般坐高级轿车,但泼水时不能再坐。缅方考虑得很周到,为代表团准备了好几辆中型吉普。周总理出国访问坐吉普车,恐怕也是少有的。我陪同两国总理同坐一车。吉普车队先后到过四个泼水彩棚。当时,周总理刚种过牛痘,不宜泼水,同志们建议他象征性地泼一下就可以了。但周总理从友好出发,到每个彩棚都兴致勃勃地和群众一起泼水。如今时光已过去了近60年,但周总理参加缅甸泼水节的这段往事却依然亲切地呈现在我眼前,并将永远成为体现中缅友好和两国深厚情谊的一段佳话。END江海大研究生会文案来源
百度百科
责任编辑
于淼淼
审核
戴郅祺
欢迎分享
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