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仰光 >> 仰光旅游 >> ldquo掸邦共和国rdquo创
位于泰国、老挝、缅甸三国交界处,有一片外形类似于三角形的区域,却是当今世界三大鸦片基地之一,这个地区就是金三角。从金三角生产的毒品源源不断运往世界各地,造成了无数的吸毒者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上个世纪60-90年代,金三角地区有个闻名于世的大毒枭,顶峰时期,他控制了金三角毒品7-8成的产量,甚至让美国都对其悬赏捉拿,此人就是坤沙(张奇夫)。
年,缅甸军政府树立,奈温将军否定了和缅甸各族签定的《彬龙协议》,强制各族进行缅族化,从那时开端缅北陷入50余年的内战。
坤沙(KhunSa),年出生于缅甸掸邦莱莫山弄掌大寨,属有中国血统的缅甸掸族,坤沙有三个名字,中文名字叫“张奇夫”,缅甸名字为“关约”,“坤沙”则是泰国名字。坤沙从小未读过书,幼年时使失去了母亲,生活在一个破裂的家庭中。后来坤沙被交由他的祖父张纯武抚养抚养成人。
他只在小时候在庙里当小和尚时受过一点教育。虽然所受教育不多,但是坤沙却从在中国内战结束后流窜到缅甸的国民党残余部队那里学会了种植鸦片和一些军事技能。后来,他拉了一支专门护送毒品的小小贩毒武装。
年,坤沙向缅甸政府宣誓效忠,被任命为“弄亮地区民众自卫队指挥官”,坤沙得到此合法身份,简直如鱼得水。他一方面在自己的控制区大力发展罂粟种植,并设关建卡,征收毒品过境税,建立吗啡和海洛因提炼厂,直接生产和销售毒品,另一方面他击败和收编各地小股贩毒武装,扩大自己的势力。逐渐地成为“金三角”最大的毒贩,他控制了“金三角”70%的毒品生产和大部分贩运业务。
坤沙控制了“金三角”的毒品生产和贩运的大部后,拼命地把“金三角”的毒品输往世界各地。年6月,坤沙组织了至今仍被人们称为“世纪商队”的贩毒队伍——名武装人员,护送头骡马和16吨鸦片到老挝,出售给当时老挝王国政府军总司令——温·拉迫功少将。
当时,坤沙的骡马队的主队由缅甸境内的永弄起程,向着多公里外的老挝境内的班广进发。班广是老挝境内一个盛产木材的村寨,位于湄公河畔。这里有温·拉迪功的一个吗啡提炼厂,也是他向坤沙订购鸦片指定交货的地点。驮着重重鸦片的骡马队,冒着夏天的酷热和雷雨,穿往在热带密林的山道上,从当阳、孟根、孟平等地的小型毒品运输陆续加入行列。行列就像汇集了小溪的河流,越来越大,当到了景栋时,这支沿着山脊行走的骡马毒品运输队,已长达1.5公里以上。然而,当这支队伍经过国民党军残部控制区时,由于坤沙一方不交纳“买路钱”,双方发生了武装冲突。此时,温·拉迪功少将大为紧张,一怕毒品丢失,会减少他的买卖;二怕此事张扬出去,“鸦片总司令”的恶名更会远扬四方。权衡得失之后,这位总司令决定扮演一名坚决保卫国土安宁的战士,他建议当时的老挝王国政府首相富马“以毒攻毒”,派遣王家武装“进剿”,装备有飞机的老挝王国政府军于是对正在激战的双方发动突然攻击,最后,坤沙军退回缅甸,国民党军残部退往泰国,而温·拉迪功却捡到了16吨鸦片!此次战斗之后,温·拉迪功就此变成了霸占泰、老边境一带的鸦片大老板。他的5个海洛因加工厂日夜不停,把加工出来的海洛因源源不断地供应给驻在越南的数十万美军过瘾。当时东南亚海洛因黑市上赫赫有名的产品——“双狮地球”牌,就是这位鸦片司令的名产。直到年,案情败露,这位王家军队总司令才被迫辞职。
至于坤沙,虽丧财折兵退回老巢,然元气并未大损,很快又恢复了昔日声威。因而使缅甸政府深感疑惧,决心铲除这颗“毒瘤”。年10月,新任缅甸东北军区司令的史定上校,从司令部所在地东枝向坤沙发出邀请电报,请坤抄前往出席一项紧急军事会议。并派飞机到腊戍恭候,这是一项隆重的礼遇,坤沙踌躇满志,毫无戒备,全然不知隆重的礼遇正是陷阱。当他到了东枝,才发现根本没有什么紧急会议,而只有监狱,原来,缅甸政府为坤沙摆下了“鸿门宴”。就在捕获坤沙的同时,缅甸政府军对坤沙贩毒集团进行了大规模军事扫荡。群龙无首,坤沙集团一时处境险恶。然而,坤沙的参谋长张苏泉脱颖而出,他迅速把残部纠合起来,且战且退,逃往丛山荒野,暂时蛰居起来。痛定思痛,有着一副灵活的、也可以说是“高瞻远瞩”的政治头脑的张苏泉,知道贩毒是受人唾骂的勾当,而贩毒武装又变为非法组织,不能再亮出这样的招牌。于是,他灵机一动,利用当地民族同缅政府矛盾,宣称其贩毒武装是“禅邦革命军”(一作“掸邦独立军”、“掸邦联合军”),作战的目的在于争取掸邦独立,以此稳定军心,减少矛盾。实则继续干其鸦片贸易勾当。
过了不到4年,即年4月缅甸泼水节期间,张苏泉巧施伎俩,派遣特遣队在缅甸东枝高级宅区——“笛多堡”的一次盛大宴会上,将两名莫斯科直接派来“帮助”缅政府工作的所谓苏联医生贝特密斯基和维诺格达首夫绑架而去。本来,张苏泉对苏联人并无恶感,他无非是希望此举能造成一次小小的国际纠纷,然后通过交换人质的办法,迫使缅甸政府释放他们的“大王”坤沙。谁知苏联对此颇为冷漠;而缅甸政府对坤沙残部施以更加猛列的军事围剿以解救人质。但有人却认为,缅甸政府不是在营救人质,而是打算“借刀杀人”,置人质于死地,使心怀叵测的苏联人和坤沙的“掸邦革命军”之间发生矛盾,以免今后节外生枝。从而彻底断绝苏联妄图“援助”坤沙的打算。在此情势下,张苏泉只好带着两名苏联医生跋山涉水,四处流窜,有时还得用担架抬着两位洋人逃跑。
这件事僵持了一年多,逐渐引起了国际舆论的注意。一些外国报刊对此事大肆宣扬,既谴责苏联对待人质冷漠无情,又不满缅甸政府的“不人道”态度。而对于张苏泉来说,两名苏联人质也倒成了卡在喉头的“鱼刺”,吞吐维艰。然而,张苏泉真不愧是“军师”,不仅足智多谋,而且神通广大。后来,居然把当时泰国军队的总参谋长江萨·差玛南上将(70年代后期曾任泰国总理)请出来,居中斡旋。结果,江萨上将亲自乘直升飞机到万欣德镇接回两位养得又白又胖的苏联医生到曼谷交与苏联使馆,同时敦促缅甸政府尽快释放坤沙。而缅甸政府也在保全体面的情况下将坤沙释放。但要他定居仰光,并每月向缅甸保安部门报告自己的行踪。这是年秋季的事。
自然,这位纵捭横阖“金三角”多年的鸦片大王,当然不会安于蛰居状态。终于,在年2年,由黄金美钞的大力帮助,一辆商用吉普车把坤沙送到缅甸腊成附近的山谷,他从容地回到“金三角”的丛山密林中与旧部“会师”去了。这广阔而神秘的禅邦山林,又成为坤沙大显身手的场所。这时,张苏泉经营的坤沙旧部——已改名为“掸帮革命军”——虽已有5年历史,鸦片的种植和贩卖也甚有进展,但尚无巩固的根据地及强大的贩毒武装,于是,坤沙自掌军权,刻意经营。然而,此时缅甸政府正因坤沙私逃而恼羞成怒,再度派遣军队死死追剿,而其他反政府武装也从缅甸北部南下。坤沙迎战不胜,节节向南败退,最后退入泰国境内,选定国民党军残部于年—年曾经立足过的泰缅边境那一片地区为基地,休养生息,重操旧业。这一带地区,泰国军队鞭长莫及,缅甸军队忙于巩固东部地区以对付其他反政府武装,一时无暇南顾。这里东邻媚公河及盛产鸦片的缅甸、泰国、老挝三角洲,西与国民党军残部第三军、第五军相壤,是坤沙“鸦片王国”发展的理想之地。特别是年底,越南军队悍然入侵柬埔寨,缅甸、泰国的注意力移到与印度支那毗邻的地区去了。这更是坤沙集团大显身手的好时机。于是,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成为坤沙毒品业及军事势力的全盛时期。
在大约10年的黄金时代里,他身边有0名精兵,总部霍蒙驻兵人,掸邦从南至北还有约两万人的武装也由他指挥。他本人住在离霍蒙大营约10公里处一所称为“白宫”的豪宅里。坤沙治军威恩并重。他本人像个白面书生,并不凶神恶煞。虽识字不多,却颇尊重“读书人”。据称他对其同伴讲义气,对掸族人重感情,待人随和,甚至常嘘寒问暖以示关怀,颇有些草莽英雄的气概。尽管坤沙贩毒无数,却不准其部下吸毒,他本人也早已戒毒,作为表率,并规定任何人发现其部下吸毒均可当场处决。
年,坤沙拥兵2万人,揭露树立掸邦共和国,并自任总统,首府设在泰国满星叠。在坤沙宣布“独立”并自任“总统”后,缅甸政府加紧了对坤沙的围坤沙剿。年5月上旬,缅甸政府军余人,在猛烈的炮火掩护下,直捣坤沙的老窝。政府军采取铁壁合围、各个击破的战术,逐步掌握了战场上的主动权,一扫历次围剿行动中的颓势,先后攻占了泰缅边境坤沙集团的各个战略要地。坤沙集团元气大伤,被迫且战且退。
由于坤沙集团内部华人占据高位,坤沙本人也被掸邦人认为严重“汉化”。在总部贺蒙,随处可见汉文化的影响,只要有掸文与英文必有中文,从小学到中学,首先是学汉语,其次是掸文和英文,部队的口令是中文,战斗动员是中文,致使诸多掸人已能熟练地使用中文。坤沙室里的摆设完全是中式陈列,墙上的条幅字画,以前的对联古玩,无不透着民族气息,他们的饮食更完全是道地的云南菜,掸族的佳肴只是招待客人而已,坤沙与张苏泉的左右及重要职位均是具有华人血统的人控制。
很多掸族长老发动了“纯洁掸邦运动”,年,近名掸邦军士兵脱离坤沙集团,“掸邦共和国”总理也随之出走,一系列内部的打击纷纷向坤沙袭来。
在这种形势下,坤沙忽然宣布,他将向政府军投降。从年1月1日下午起,缅甸政府军陆续进入位于泰缅边境的金三角坤沙集团的各个据点。年,坤沙退隐居于仰光。
年10月26日,坤沙在仰光逝世。暂不知其死因,也有不具名的缅甸官员透露坤沙是于10月28日逝世,死后被火化。据传坤沙是因心脏病而死。
咸鱼将翻身喜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