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仰光 >> 仰光地图 >> 缅甸,我要从北走到南
缅甸是我继柬埔寨之后去的第二个东南亚国家。
从瑞丽—曼德勒—蒲甘—茵莱—勃固—仰光—澳门,行程半个月。
那时外来的游客很少,能看到很多自然的生活状态。
当地的人们善良质朴,充满好奇,会带着害羞前来靠近。
曼德勒大皇宫、曼德勒山、马哈穆尼寺。照片很少,居然连大皇宫的护城河与角楼都没见着。那时候更多是用心在体会,拍照只是辅助的功能。
皇宫象一个安静的公园,几乎没有游客。这让我们多少有点不适应。
乌本桥乌本桥日落大概是每个人心上抹不去的记忆。
租条小船飘荡在湖上,不知道是谁在岸边弹起了琴,悠扬婉转,刹那天地无声,集体失语,共同沉入一个温柔梦乡。
蒲甘不知道为什么,这些如珍珠般散落在苍茫大地上的砖石塔庙会让人格外珍视。
它的一呼一吸里有前世今生的故事。那故事飘荡流离,因为不确定而固定了美感。
茵莱湖这个高原湖泊感觉有点象国内的洱海和泸沽湖,大概是缅甸气候最宜人的地方。只是它的原生态是无可比拟的。
游船很少,湖上大部分是捕鱼的水上人家,并非表演。这很难得。说明人与自然的关系非常和谐。
我们买了小姑娘的鱼,她一直朝我们笑,颜若朝阳。鱼后来被我们放生了。大家对这样的买卖都感到很满意。
茵莱第一次看见水上村落。出门只能靠船。一站一站地去,有时是餐厅、有时是手工作坊、有时候是寺庙。
有个偏远的寺庙群,白塔的塔尖上悬着精美的金铃,随风高低吟诵。闻之忘忧。
勃固勃固很小,但有特别浓厚的人间烟火气息。晴得发白的天空,大街上熙熙攘攘,好像随时都是集市的状态。
我的摩托车司机高飘和他的哥们儿,简直就是缅版的“古惑仔”。热情里带一点狂放不羁,在当地很是不多见。
勃固金塔
先于仰光大金塔,在勃固就看到了金碧辉煌的风格。庙的名字不记得,反正向导带着我去哪儿就是哪儿,我也无所谓。
最大特点依旧是人少,在寺庙里随便就坐个半天。偶尔来的都是当地人,也带着逛公园的闲情逸致。总感觉东南亚的寺庙,具有一种让信众消闲的文化功能。
仰光先于仰光大金塔,在勃固就看到了金碧辉煌的风格。庙的名字不记得,反正向导带着我去哪儿就是哪儿,我也无所谓。
最大特点依旧是人少,在寺庙里随便就坐个半天。偶尔来的都是当地人,也带着逛公园的闲情逸致。总感觉东南亚的寺庙,具有一种让信众消闲的文化功能。
昌达海滩昌达是离仰光最近的海边度假胜地。现在估计很难见到一个海滩,是当地人自由自在的乐园。
这里居然看不到半个凹造型的游客。我们只是各自享受这惬意时光,在黄昏里随着吉他歌唱。
缅甸生活采椰子、熬糖、驾牛车、捕鱼、卖花,削蔗。
这些事,你我做过几样?
15天,平均一天自己的人物照不超过3张。每一张,只是记录当下的开怀。没有什么唯美的构图和意境。唯有真实的瞬间。回过头来,这才是拍照的初衷和意义。
完
更多原创故事,敬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dulantete.com/ytdt/24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