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光

纪念司徒乔先生诞生周年

发布时间:2022/7/2 13:52:23   点击数:
北京好的白癜风医院是哪家 https://m-mip.39.net/disease/yldt/bjzkbdfyy/
年,内蒙古师范学院恢复招生,有幸认识了来丰镇招生的司徒羽老师,她是艺术系音乐专业教钢琴的老师。是我国著名画家司徒乔先生的三女儿。她给我看先生的画集和老相册,给我讲她爸爸和妈妈的故事。司徒乔,清末光绪二十八年()生,原名司徒乔兴,广东开平人。父亲司徒郁也爱画画,靠经营小米店维持不了全家人的生活,走投无路之际,经朋友引荐,在由美国教会办的广州岭南大学附属小学管杂务,工作井井有条,受到校方赏识。学校有个规定,校工可以有一个孩子享受免费入学,家中有五个孩子,他是长子,父亲把名额给了他。年从乡下的小学转到了岭南小学,这改变了他的一生。司徒乔从岭南小学一直读到岭南大学文学院。受其父亲影响,酷爱画画,靠自己课余劳动获得梦寐以求的画笔、水彩、写生本。中学期间,他和家庭贫困的冼星海是好朋友,和比他低几年级的廖承志一起参加过话剧演出。年在亲友的帮助下,免费进入燕京大学神学院就读,其间,结识了鲁迅,曾为鲁迅编辑的文艺刊物《莽原》画封面和插图。年6月,司徒乔把70多幅早期习作,在北京中央公园水榭举办第一次个人画展,其中《五个警察一个〇》和《馒头店门前》两幅作品,被鲁迅超定价选购,一直陈到在书房。年,通过同学介绍,到武汉苏联顾问鲍罗迋办公室搞美术宣传工作。年在万国美术会的帮助下,赴法国留学,师从写实主义大师比鲁。认识了才女冯伊湄女士,年秋,因经济困难而辍学。年得到同学的帮助,远涉重洋赴美国,以绘壁画为生,美司法局认为他触犯了“移民法”,把他关进监狱,后被驱逐出境。年回国后,任教于母校岭南大学,教西洋画。年在与冯伊湄结婚。年至年任《大公报》艺术周刊编辑,患肺病,去缅甸仰光养病。年,鲁迅去世,他以沉痛的心情,用竹笔蘸墨汁,瞬间画下了鲁迅最后的遗容。并为葬礼画了巨幅遗像。年抗日战争爆发,先后流亡到缅甸,辗转新加坡,受中国话剧团同名剧情影响,作了《放下你的鞭子》。年2月,新加坡沦陷日军之手,辗转返回重庆,年,随重庆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前线视察组深入新疆写生。年在重庆举办新疆写生画展。年受联合国邀请,曾远涉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河南等地,作《义民图》多幅。并先后在南京与上海展出,展览收入用于救济战后灾民。年9月,司徒乔先生的肺病发展到三期,听说美国硏制的琏霉素针剂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为了治病,在试验单上签了字,前三个疗程未见到效果,第四疗程时神奇地起了作用,病情明显好转。年回国,途中作《三个老华侨》。回国后出席了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受聘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并参与历史博物馆的筹建工作,设计和绘制我国的革命史画,他倾注4年心血,于年秋完成了史画《亚太会议》稿。年2月16日,因旧病复发,在北京香山的画室逝世。他的所有作品都献给了国家,分藏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故乡开平的博物馆和美术馆。《司徒乔画集》由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在那个中华民族觉醒的年代里,司徒乔先生的画感动了很多人,鲁迅先生《三闲集·看司徒乔君的画》这样说"我知道司徒乔君的姓名还在四五年前,那时是在北京,知道他不管功课,不寻导师,以他的毅力,终日画古庙、土山、破屋、穷人、乞丐……”。“这些自然应该最会打动南来的游子心,在黄埃漫天的人间,一切都成土色,人于是和天然争斗,深红和绀碧的栋宇,白石的栏杆,金的佛像,肥厚的棉袄,紫糖色的脸,深而多的脸上的皱纹……。凡这些,都在表示人们对于天然亦不降服,还在争斗”。“在北京的展览会里,我已经见过作者表示了中国人的这样的对天然的倔强的魂灵。”在燕京大学神学院就读期间,那时古都北京大街小巷充斥看饥寒交迫的乞丐,流离失所的灾民。司徒乔发现《圣经》无法解释上述一切,他开始相信蔡元培先生倡导的“以美育代替宗教”的主张,并身体力行。冯伊湄(一)广东惠州人,笔名伊湄、秋子,父亲在江西有矿业,住在香港,后到南京美术专科学校学习国画,擅长花卉禽鸟。再考入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毕业后赴法国留学,认识了司徒乔,年回国,任教于广州中山大学及北平几家私立大学,并从事文学创作。年与司徒乔先生结婚。此后常为司徒乔先生的画作诗填词。抗战期间,在仰光、槟城、新加坡等地任华侨女师校长和华侪报纸副刋编辑。在学校建立华侨图书舘,办华侨妇女识字班,联系进步作者和读者,发表爱国思想的文章。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回到重庆任教。年秋,与丈夫赴粤、桂、湘、鄂、豫五省作画,并从事写作,年护送丈夫去美国治病,以讲课、卖画、画工艺品谋生。年回国,任人民出版社编辑。后在中央美术硏究所编写《中国美术史》并继续发表作品。有中篇小说《媚兰姑娘》《三个老华工》,传记文学《未完成的画》《即我的丈夫司徒乔》以及《庐山消夏记》《云南散记》《妙峰山》等。同时在中国新闻社发表一些散文、游记、诗词等。冯伊湄是富家才女,司徒乔是贫苦画家,认识是缘份,结合是传奇,生活是境界。没有冯伊湄的辛勤付出,就没有成功的司徒乔。为纪念这两位老艺术家,作行香子词一首以赞:

结伴同芳,并蒂留香。善良者、自带阳光。可融冰雪,可化寒霜。热两颗心,含情目,两柔肠。相濡以沫,相呵为润,渡危艰、苦乐诗章。北来南往,避战逃荒。画世间图,描真实,记苍茫。

作者:穆福全,笔名阜泉,丰镇人,丰镇市美术家协会会长,丰镇市诗词学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内蒙古诗词学会会员,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学院艺术系美术专业(现内蒙古师范大学)先后在丰镇文化馆、电影公司、城建局、市委宣传部、文体局、教育局工作。年退休。系中国美术家协会内蒙古分会会员、北京元都画院院士。

丰镇同乡会

我们都是丰镇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dulantete.com/ytwj/2422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