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仰光 >> 仰光物价 >> 万隆会议与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
万隆会议,即年4月18日至24日,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代表团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这是亚非国家和地区 次在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讨论亚非人民切身利益的大型国际会议。这次会议由于在万隆召开,所以也称万隆会议。
出席亚非会议的29个国家中,与中国建交的只有6个国家(阿富汗、缅甸、印度、印尼、巴基斯坦、越南),其余23个国家大都同 保持“外交关系”。中国出席亚非会议必然在亚非地区乃至全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美国和蒋介石害怕出现这种局面,因此要对中国代表团出席亚非会议千方百计地进行阻挠和破坏。美国为了达到阻止亚非会议的召开,把矛头首先对准新中国。美国还捏造说中国要“夺取亚非世界领导权”,已对远东“构成了尖锐、迫切的威胁”,极力挑拨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关系,人为地制造对中国的恐惧和疑虑。
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发生在年4月11日,当时根据原定行程,周恩来应率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从香港搭乘飞机赴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参加万隆会议。根据解密文档显示,国民党当局在港特务用五十万港币买通香港启德机场清洁员周驹,在周恩来预定搭乘的印度国际航空公司洛克希德星座式A型飞机“克什米尔公主号”的右翼轮舱处,安装了一颗定时炸弹。炸药是TNT,在当时是一种高科技产品,一直由美国中央情报局提供给台湾情报网使用。为了应付机场安检,台湾特工特意将它做成牙膏模样使之通过了机场安检。
这架“克什米尔公主号”机上乘载了8名机组人员和11名乘客(全部为参与万隆会议的中方代表团人员和记者),但是暗杀目标周恩来本人却因刚刚做完阑尾炎手术,临时秘密改变行程,经昆明取道缅甸前首都仰光赴万隆参加会议。
在“克什米尔公主号”起飞约5小时后炸弹爆炸,正在距海面18,英尺高空飞行的飞机被迫紧急在海面上降落, 11名乘客全部遇难,只有3名机组人员生还。
机上人员有:沈建图:新华社对外新闻编辑部主任;黄作梅: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李炳衡(李平):新华社对外新闻编辑部记者;杜宏:广播事业管理局对外广播部副主任;郝凤格: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摄影员;钟步云:总理司机;石志昂:对外贸易部三局副局长;李肇基:外交部情报司科员;王明芳:越南代表团工作人员;严斐德:奥地利记者;斯塔列茨:波兰记者。
4月16日晚6时,周恩来出现在雅加达机场。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成为最繁忙的人。有这样一组数据:会议7天,他参加会议16次,会客约谈10次,宴会活动15次……这样超负荷的运转换来的是中国政府在万隆的成功。“会议之前,仅有6个国家与中国建交,会议后,第三世界国家纷纷伸出友谊之手。多年后,这些兄弟国把我们抬进了联合国……”周恩来的卫士长成元功说。
在紧张的会议当中,周恩来仍不时关心着“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的调查情况。当时,奉命前往新加坡处理善后事宜的中国驻印度大使馆参赞申健来到万隆,周恩来在听取了他的情况汇报后,满怀深情地说:“烈士们的光荣姓名,将永远写在亚非各国人民和世界先进人类为和平事业而奋斗的历史上。历史将永远记住:他们是为亚非两大洲人民的友好合作和独立自主的事业牺牲的。”周恩来嘱咐申健,要把烈士的骨灰留下,他将亲自把烈士的骨灰带回北京。
在亚非会议开幕后的第二天,即4月19日午后,中国代表团收到一封署名为“觉醒了的国民党暗杀队员”的信,信中说:3月初,国民党驻雅加达支部奉国民政府总统府之命,组织了28人的敢死暗杀队,准备谋杀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代表团立即对这封来信进行了研究。代表团一面通知印尼方面,要求加强安全保卫,一面召开内部会议制定安全防范措施。印尼方面非常重视,立刻加强了对万隆的外围警戒,并抽调了大量警力防范,专门派一名陆军上尉作为周恩来的安全副官、5名警察作为随卫。同时,如果周恩来外出,除有两辆摩托车开路外,还加派一至两辆宪兵吉普车随卫。
值得欣慰的是,美蒋特务的暗杀周恩来的阴谋最终没有得逞,且亚非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万隆会议通过的《亚非会议 公报》,涵盖了与会国在经济合作、文化合作、人权和自决、附属地人民问题、促进世界和平与合作等多个方面所达成的共识。公报中“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的宣言”,提出了载入史册的十项原则,是亚非国家对国际关系准则的重要贡献,是世界历史进程中划时代的里程碑。
学习心得:
万隆会议开创了亚非国家独立自主讨论和解决自己重大问题的先例,为第三世界的崛起奠定了思想基础和创造了有利的国际条件,标志着新兴民族主义国家开始以独立姿态登上国际政治舞台,标志着世界事务完全由西方列强主宰与支配时代的终结,揭开了国际关系史上的新篇章,拉开了世界不结盟运动的序幕,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
周恩来总理前往印尼出席亚非会议,在出发前就已收到美蒋特务暗杀阴谋有关情报,但仍毅然决定冒着生命危险前往万隆。总理以高超的政治智慧和无比的责任担当,精心谋划、排除万难、带领中国代表团出席万隆会议,突破了以美国为首的反共派外交孤立政策,成功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国际发言权以及国际形象。在当年的万隆会议上,中国代表团以求同存异的理念凝聚起了亚非团结、友谊和合作的共同意志,时隔60年同样是在万隆,在亚非领导人会议上,习近平主席提出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更好造福亚非人民及其他地区人民,赋予了万隆精神新的时代内涵,指引着我们以老一辈外交家为榜样,在民间外交、公共外交领域奋发作为、积极奉献,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应有的贡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