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光

黄骅市打造ldquo阳光政治rdq

发布时间:2019/10/14 19:38:22   点击数:
      

黄骅市打造“阳光政治”总体情况汇报

黄骅市委常委、办公室主任张剑华

尊敬的王长江教授,各位专家、各位老师:

下面,由我向大家汇报黄骅阳光政治总体情况。首先,简要介绍一下黄骅市基本情况:

黄骅是一座以英雄名字命名的城市,位于河北省东南部,东临渤海,北依京津,南望齐鲁,地处京津冀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双重位置,坐拥京津冀协同发展和河北沿海开发开放两大国家战略,是国家确定重点建设的河北省五大生态城市之一,也是河北省、沧州市和渤海新区重点打造的沿海经济增长极和京津冀新的经济增长极。全市总面积.7平方公里,总人口47.4万人,辖10个乡镇、个行政村、3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同比增长8%;完成全部财政收入22.8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和10.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亿元,总量排名沧州市第一,增长15.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元、元,同比增长8.5%和8.3%;8个乡镇入围沧州市50强。

黄骅打造阳光政治的最直接动力是市委主要领导的顶层设计、顶层带头、顶层推动。潘书记年8月到黄骅工作,任市政府市长,到任不久便提出打造黄骅阳光政府,并带头率先对几项核心权力进行了改革探索。比如,人事上实行了当面会签制,规划上成立了规划委员会,土地上成立了土地规划委员会,核心就是限制权力、规范权力、阳光权力,把以前“一个人或几个人说了算”变成“开会说了算、集体说了算”,给黄骅政治生态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当时,各级领导干部感慨最多的就是:“知道的事多了,知道的来龙去脉也多了,一些本来很神秘的东西开始不怕人了。”这个阶段算是黄骅阳光政治的初始阶段,或者叫探索阶段。

年11月,潘书记由黄骅市长转任市委书记,随即开始全面推进阳光政治建设。为把这项改革做深、做细、做实、做出成效,我们召开了四套班子、各乡镇、老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不同层面的座谈会,反复讨论,深入交流,统一思想。当时,潘书记从历史发展规律、世界发展潮流、中央要求、黄骅发展现状等不同角度,分析了黄骅打造阳光政治的背景意义。十八大以来,中央的要求是,“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笼子的根本之策”等等。贯彻落实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这些要求,不是光喊口号,而是要将各项权力,真正纳入到制度、程序、政策当中,实现地方治理现代化。尤其是从黄骅的发展现状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存在粗放型的发展体制和管理方式。比如,过多的权力集中在“一把手”手中,容易暗箱操作,滋生腐败;在人事上,曾出现过几千人自收自支的问题;在规划上,曾出现过未批先建、建规不一、私改用途的问题;在项目上,曾出现过工程变更,损失大量资金的问题;在土地上,曾出现过定价不尽合理、底价几个人说了算的问题;在资金上,曾出现过“人情拨款、酒桌拨款”的问题;在招录上,曾出现过“录用30个,搭车20个”的现象;在档案上,曾出现过假学历、假年龄、假军官、假公务员的问题;在计生上,曾出现过违规要二胎、生三胎,公安、医院一路绿灯的问题;在干部上,曾出现过跑的、要的甚至买的上台了,不跑不要只知道干活仍然上不了位的现象,等等。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如果继续延续过去那种粗放式的治理模式,就会成为县域发展的“绊脚石”,错失京津冀协同发展和河北沿海发展等历史机遇。可以说,黄骅打造阳光政治,不是重大制度的创新,更不是国家制度的逾越,而是围绕如何落实中央要求、解决黄骅实际问题进行的机制创新、程序创新,是黄骅政治清明之需、科学发展之要。在年年初的全市三级干部大会上,我们正式提出“把阳光政治作为实现黄骅宏图大业的重要保障”。

以上,我简要汇报了黄骅阳光政治的背景和由来。下面,重点汇报一下黄骅阳光政治的主要内容、实现形式及初步成效。

一、“阳光政治”的主要内容

坚持从权力最敏感、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入手,具体内容是“十大阳光”:

1、干部阳光。核心是“四制”:一是“三议一会”制;二是阳光纪实说明制;三是实名推荐制;四是干部审核制。一会,组织部张部长还要详细介绍,在此我就不过多汇报了。

2、人事阳光。核心是“六制”:一是编委会制。凡编制机构管理、改革调整等重大问题,由编委会议研究决定,实行纪要管理。二是市长办公会制。调配或招录新增人员,依据编委会纪要,组织或人事部门拿出方案,报市长办公会研究、批准,实行决策与管理分离。三是当面会签制。一般工作人员调动,由市长、常务副市长、编办主任、人社局长、财政局长及涉及单位主要负责人六方人员当面说清、当场会签,涉及党群系统的,组织部长参与会签。四是公开招录制。新增人员一律实行公开招录、逢进必考。五是人事编制实名制。编办定人,市政府常务会审核,财政局根据纪要发工资。六是清人核编制。市编办对各单位人员、编制、工资、经费每年2次审核清理,实行人、编、财三统一。所有人事管理,均明细到人头,并以红头纪要形式报市委、市人大监督。

3、规划阳光。核心是“三制”:一是规委会制。实行两级纪要制,凡涉及城市规划、项目建设等事项,均由住建部门审核后形成会议纪要,报市规委会集体研究决策,并形成纪要。二是公示制。规划编制中和审批后实行“两公示”,规划管理批前和批后实行“两公示”。三是规划大检查制。每年2次规划执行情况大检查。

4、土地阳光。核心是“四制”:一是土地资产管理委员会制。实行两级纪要制,凡需市政府审批的土地事项,均由国土部门审核后形成会议纪要,报市土地资产管理委员会集体研究决策,并形成纪要。二是集体定价制。根据评估价格,由九人小组实名填价,组长平均,确定底价。组长只有提价权,没有降价权。三是招拍挂制。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均通过招标、拍卖、挂牌等方式出让。四是大检查制。人大、纪委、检察等部门每半年对土地资产管理工作进行一次监察审计。

5、项目阳光。核心是“五制”:一是会议制。凡政府投资项目,均由市政府常务会研究决定。二是评审、审计制。凡财政投资项目,实施前实行预算评审或审计,实施中实行阶段性评审或审计,验收后实行决算评审或审计。三是招投标制。所有政府采购和投资项目,全部纳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公开招投标。四是纪要拨付制。资金最后结算必须凭决算、验收两个会议纪要。五是黑名单制。违规施工企业禁止在本行政区内参与招投标。

6、资金阳光。核心是“三制”:一是工资实名预算制。财政部门依据政府常务会审定后的编制纪要核发工资。二是经费实名单位预算制。财政部门依据政府常务会审定后的编制纪要向各单位拨付经费。三是政府办公会制。各类专项资金、预算项目,一律由市长办公会纪要管理。

7、计生阳光。核心是“六制”:一是普查公开制。卫计部门每季度对机关单位育龄妇女上站普查形成纪要,并向社会公开。二是再生育公开制。干部职工再生育向社会公开。三是抱养公开制。干部职工抱养子女,实行卫计局、民政局、公安局纪要报告制,并向社会公开。四是户口变化报告制。干部职工户口登记、变化,实行市公安局纪要报告制。五是婚姻状况报告制。干部职工婚姻登记、变化,实行市民政局、市法院纪要报告制。

8、社保阳光。核心是“两制”:一是审核制。实行民政、住建、工商、银行等部门联审联查,申保、退保动态审核,不搞一劳永逸。二是公开制。低保、医保、养老补贴、失地农民补贴、保障性住房等民生项目实行明细公开制、居住地公示制。(《黄骅阳光政治》小册子71页——阳光民政纪要)

9、审计阳光。核心是“四制”:一是公开制。审计结果以会议纪要形式同时报市委、市人大、市政府。二是明晰制。“一把手”离任审计,必须包括财务收支、人员(含临时工)调入调出情况。四是全覆盖制。包括所有乡镇、街道、部门及企事业单位。

10、信访阳光。核心是“十制”:一是市委书记、市长接访日制;二是一把手陪访制;三是市级领导约访制、四是乡镇部门接访日制;五是接访日记制;六是集中调度制;七是现场督导制;八是干部信访档案制;九是通报批评制;十是诫勉谈话制。一会,政法委曹书记还要详细介绍,在此就不重复了。

二、“阳光政治”的实现形式

具体讲就是通过“三制”、“五平台”,将制度设计固化下来,做到科学有效、严谨规范、务实管用。

1、“三制”。

(1)会议制。凡涉及人事、财务、土地、规划等重大事项均须召开专项会议,集体研究、集体决策,实现分权、制权、公开、制衡,不给“一言堂”、“一支笔”留任何空间。

(2)纪要制。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市四套班子联席会以及干部、人事、土地、资金等专项会议,凡商定事宜必须形成纪要,归档留存,以备后查。各责任单位按纪要执行,不认“签字”。

(3)公开制。利用黄骅“阳光在线”







































北京白癜风医院简介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比较专业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ulantete.com/ytwj/17386.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