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仰光 >> 仰光物价 >> 在午后阳光中品苏州特色小吃,在匠心传承
SUMMER
夏日悠悠,
苏州的小桥流水又换了一种姿态,
在氤氲中轻盈,在时光里跳跃。
闲情信步在苏式老街上,
不经意间发现苏式美食也多了夏天的味道。
香甜、软糯、咸鲜等各类口味的小吃,
更是占据了苏州美食的一大块版图,
糖粥、梅花糕、蟹壳黄、生煎、汤包等,
让人应接不暇,
似乎可以在这里吃上一个世纪。
昨日(5月23日),
苏州餐饮界又发生了一件大事!
“中国名小吃”老大坊生煎的总经理周雪芳
拜入中国烹饪大师、“苏帮菜”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汪成先生门下,
这是苏州烹饪技艺有序传承的表现,
亦包含了对饮食文化的探索与追求。
师徒相承,共谋苏州特色小吃新发展
汪成
汪成大师,
师从苏州朱阿兴大师,上海王致福大师,
专攻白案小吃与团膳。
他制的一些小吃,
被评为江苏名小吃、中国名小吃,
“双味茶糕”、“焐酥豆糖粥”
入选“中国苏州菜”菜谱。
如今,
在企业传艺,为传承技艺培育新人。
周雪芳
周雪芳
作为一名80后的苏州人,
以新闻专业毕业,后转入餐饮,
组建了苏州步青坊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创立了“老大坊生煎”品牌。
目前,老大坊生煎收获了
“中国特色餐饮名店”、“中国名小吃”、
“最具投资价值品牌”等荣誉,
获得行业、媒体及消费者的认可。
一方面,
在小吃方面有所造诣的汪成大师,
善于发现、勇于探索、乐于创新,
对苏州烹饪技艺的传承及发展,
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
另一方面,
创立苏州名小吃老大坊生煎的周雪芳,
秉承着发扬江南美食文化的使命,
致力打造老百姓爱吃的味道,
将生煎这一小吃做到了极致。
此次拜师收徒,
实为锦上添花,
大师的悉心传授与谆谆教诲,
加之周雪芳的年轻有为与创新意识,
想必会给苏州特色小吃带来新的活力。
传统拜师礼,对文化的一种敬重
在互联网+的时代,
现代人的脚步越发忙碌,
性情也愈加烦躁。
虽然在社会进步的潮流中,
许多旧时礼节被化繁为简,
但有些礼数却不可忽视。
昨日的传统拜师礼,
就体现了现代餐饮人
对历史、文化、生活的一种敬重与尊崇。
出席收徒仪式的嘉宾有
江苏省烹饪协会副会长、苏州烹饪协会会长金洪男先生,
江苏省烹饪协会副秘书长朱昂林先生,
苏州面业小吃协会会长俞水林先生,
以及苏州餐饮业苏帮菜宗师及大师们、
苏州新闻媒体等。
收徒仪式在苏州市烹饪协会秘书长唐劲松的主持下渐入高潮:
“餐饮行业师传徒承,拜师学艺,
是对饮食源头的维护,
是让美食的有源之水长流不息的重要部分。”
拜师仪式分为四个部分:
投帖拜师、奉茶敬师、师徒清仪、入门师规。
拜师帖与收徒帖,
不仅仅是两块绸布,
落在上面的每一个字,
都有着不可承受之重。
代表的是师徒情义,
是师徒一起开拓创新、
传承技艺、发展饮食文化的决心。
在多位餐饮同仁的见证下,
汪成大师将周雪芳收入门下。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对于苏州餐饮的优秀技艺,
每位传承人都会在苏州市烹饪协会登记在册,
记录在传承谱系中。
因此,
江苏省烹饪协会副会长、苏州烹饪协会会长金洪男先生
为师徒二人颁发传承证书并表示祝贺。
紧接着,
苏州面业小吃协会会长俞水林先生、
苏州饮食文化学者朱军先生
为师徒二人送上了诚挚的祝贺。
收徒仪式的尾声是,
汪成大师历届徒弟一起上台合影,
以兹纪念。
此次拜师收徒仪式,
也是在国家倡导“工匠精神”、
重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大背景下,
作为苏州餐饮人受到感召的一种响应,
是对苏州烹饪制作技艺的一种传承。
期待更多的苏州餐饮人,
不断挖掘苏州饮食文化资源,
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共同推进苏州餐饮业的发展。
小凌赞赏
长按北京有哪些白癜风专科医院白颠怎么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dulantete.com/ytwj/16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