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光

自在缅甸行不穿裤子的民族

发布时间:2017/9/6 12:59:32   点击数:

题记

第一篇报道出来后,很多朋友告诉我,其实中缅关系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就建立了,原来我们曾经并肩作战,一起对付共同的敌人;而在新时期,中缅关系又进入温暖的春天,缅甸的宝玉也不断装点着我们的美丽呢。

缅甸系列将会带着笔者的内心温度逐渐推出。

悄悄告诉你;我不穿裤子,我穿“特敏”

我们不穿裤子

4

印象之四:

有一个地方,男女统统不穿裤

真的,到过缅甸,你可以领教,有一个民族男女老少不穿裤子。

不过,佛的国度不是赤着下体耍流氓。而是着装的方式很独特,个个在腰杆上系一块大而长的布,形如早年中国农村女子用的“拦腰”,只是拦腰包住的范围是身子前方的一部分,而缅甸人是包围下半身全部范围。它们的名称,男用叫“笼基”,女用叫“特敏”---我用的是谐音。

“笼基”花色少,一般单色,或者格子。“特敏”颜色多一些,花样也更丰富。我们一行中,为了入乡随俗,有几个也穿着笼基四处招摇,处处拍照留念。

这种服饰裁剪很是简单,给人的感觉就是一块布,从腰杆包抄到脚踝为止;有些女孩子因为长得好看,穿上敏基,袅娜多姿;有些男性,穿上它,也似乎蛮儒雅,让我不禁联想起五四时期的徐志摩他们一袭长衫的风流俊逸。当然,联想对象也仅仅限止在华人中,欧洲人或者黑脸的缅甸人,穿不出我的心中感觉。

而这样的服饰又让我有别样的思考:这样的一身装扮,方便行军作战吗?别以为我老是提战争,因为根据历史,这个民族老是被欺负的呀!我觉得战争不可以发动,但不可以没有防范意识。而这样的服饰无疑会影响战斗力的。这让我想起战国时期赵国的服装改革运动。

赵国原来男人也穿长袍马褂,打仗时候赶马车。那个时候,他们的西部邻居是穿着马裤,骑着马儿向它们的南方杀来。赵国老百姓吃尽苦头,痛定思痛后,有识之士认为应该学习胡人的服饰,以轻便为前提,于是一场全民服饰革命从上而下轰轰烈烈展开,名:胡服骑射。

战斗力一增强,胡人从此不敢窥视赵国,后方稳固,赵国可以安心发展经济,赵武灵王的名字不仅响在当时,更影响在后世。

如此,本不才禁不住偷偷思量:缅甸国何时也会服饰革命吗?

举目皆佛塔

5

印象之五

举目处处皆佛塔

缅甸是以佛塔闻名于世,就算是它的王宫,造型也如佛殿。听领队介绍,缅甸的塔有四个世界之最,一是世界最老,一是世界最大,一是世界最多,一是世界最美。

也真是的,在蒲甘--这个曾经的王宫,目光所及之处,尽是佛塔,大大小小有近几千的数字呢。说是在当地,老百姓收入的大部分都用来造塔,有钱人家的塔造得高大英伟,材料也非普通的砖石;没钱人家也造塔,只是比较低矮,也像他们的人生;而代表国家面子的瑞光佛塔,更是金碧辉煌,而且佛身是以真金打造。这么雄伟的大佛,得要多少真金,我不擅长数学,不知怎样计算。而佛顶上的珠宝,简直数不胜数,我们无法到塔顶去数,倒是见识了塔里的博物馆,图案展示的佛顶之宝。哈,我词穷,觉得用琳琅满目,满目珠宝等普通词汇难以表达我此刻见到的心里感觉,游客们纷纷拿出手机,相机拍摄的同时,也啧啧感叹,有些联系寻常生活,说,只要拥有那么一颗,我就可以成富豪了呀!

而这些珠宝还不是国家出资,全部来源都是信徒们的捐赠,当然不是被捐,而是信徒们自觉的行为。而且需要三叩九拜后方可拥有捐赠资格。听说!因为佛塔不是年年修缮,所以,需要捐赠的还得排队,又听说,排队也需要几年后。

这种情景倒是让我不禁想起老家的庵堂了,每年的大年三十,信徒们也会早早排队,烧香拜佛,大户人家会把点燃头支香作为过年的大事,捐赠的匾,佛前的果,神像前的超大蜡烛都是信徒们的虔诚,但似乎没人真正捐赠黄金珠宝。修真身的是有,造庙堂寺庙的也有,可是如此倾全家之力为作供物的确实闻所未闻。

论条件,中国应该比缅甸富裕,更有条件让佛披金戴银;为何到中国佛就成为一种象征意义了呢?我想与中国人的信仰不无关系,中国几千年儒教深入人心,而儒教更重此生作为,孔子有言,敬鬼神而远之。他的徒儿记得先生记录有说:子不语怪、力、乱、神;而在缅甸,人事可以不论,神事那是不可有任何一点疏忽的。

见过全部用翡翠做成的佛塔墙面,说是缅甸有钱人的捐赠,上面写着捐者整个家族的名字,颇似中国人庙宇前的功德碑。给佛像贴金,则更是常见;没钱的普通人,也可以捐赠砖石,砖石上可以刻有名字。

总之,缅甸人的敬佛可以献出生命里的所有,所以,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参拜佛堂是一种日常,遇佛就拜已成一个习惯!而在中国,佛与菩萨都是参拜者的保护神,所以竟然有赌徒拜菩萨要求发财,竟然有腐败官员把行贿所得放在佛前求保佑,这种事不会在缅甸出现。因为,彼此心中各有佛呢。

为此,我也比较果过中国农村老太的庵堂念经与缅甸人的佛前参拜。感觉中国老太把念经作为彼此交流的桥梁,所以,她们随时都可以因为某个话题把经事打断,如果话题足够有吸引力,老太太们就围绕此话题八卦起来了,经文,在这种时候就跑到爪瓜国去了,所以以前有"老太婆念经,有口无心"之说,也有“庵堂媳妇井头婆”之说,意为很多婆婆会在念经时候附带说说媳妇长短,而媳妇们会在洗衣服的空隙里说说各自婆婆的是非。

洗衣说婆婆事不知缅甸习俗里有否,但庵堂说媳妇的事在缅甸是不可能存在的。我在缅甸几处佛塔里都看见过人们的祈祷场面,不管男女老少,也不管进入祈祷中的他们是否发声,他们的表情始终端凝沉静安和,外界风雨在他们此刻的生命里是不存在的。这种虔诚让走过的人们也受感染,发现不管什么皮肤的人们,走过默祷的人们眼前,是不会大声喧哗的。有的则也模仿学习,静静跪地默祷。

人人心中都有佛

嗨,忽然想起我娘的念经了,娘是虔诚的佛教徒,在生时能念各种经文,可是娘对佛是有要求的,为了她的子女们,这个一辈子强硬不求人的人,对于佛菩萨是只要她能想到的而她又无力完成的,她就孜孜不倦,求助不歇。

娘啊,你念了那么多经,终究还是没有进入佛门呢,何为佛?佛是此刻的觉悟呀!那么母亲,天国里的你,是否了然,因此对于生前的诸多遗憾悉数放下呢?总之,母亲,你走后,连梦都不给我们留,是否就是勘破呢?

眼中有世界

心里有佛陀

从曼德勒到蒲甘再到仰光,观瞻了无数佛塔,拍摄了无数精美照片,希望佛光时时照我迷惘。

至于不同佛塔形貌感观,可以看我日记得到补充。

自在老家五百人

各有名号各神通

吹弹拉唱

八卦搔撸

乐乎

乐乎

欢迎有缘的你回家来

我在这里静静等着你

邮编

qq.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好
在线咨询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ulantete.com/ytwj/13342.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