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光

果敢王彭家声果敢最后的民族英雄趣史录

发布时间:2023/1/23 0:15:39   点击数:
北京雀斑治疗医院 https://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_zx/63043/

在中国与缅甸交界的边境上,有一快区域叫做“果敢”,这里历史上曾经是中国的领土,隶属于云南省,后来因为一些历史原因划归了缅甸,然而这块土地上人数最多的果敢族几乎都是中国汉人的后裔。

在英国撤出在缅甸的殖民后,这块土地上依然有很多反动势力,缅甸军政府几十年间出动部队对这些势力进行围剿,依然没有剿灭干净。如今这里的全称是“缅甸掸邦果敢自治区”。

在这片土地上,出了一位领袖人物,他在缅甸近几十年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就是彭家声。彭家声被称为“果敢王”,是缅甸人心中果敢最后的民族英雄,而关于他跌宕起伏的一生,又是如何呢?

果敢的历史

缅甸虽是与中国毗邻的国家,但是大多数中国人对于这个国家的了解应该只停留在一些碎片化的词语上,比如仰光、内比都、佛国、滇缅公路、金三角、昂山素季……缅甸与中国的边境线长达公里,涉及云南和西藏两个省份,其中大部分交界是在云南省。

年抗战打响的时候,中国几乎所有沿海的港口全部落入日军手中,战略物资的补给只能靠陆路运输,当时滇缅公路的成功贯通成为战时的生命线,对危难时期的中国起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果敢与中国云南省的镇康县、沧源县、耿马县以及龙陵县接壤。关于“果敢”这个地名,传言有两种说法,一说是来自于二战时期英国殖民者对其称呼的音译;一说在掸族语言里是“九户人家”的意思,意味着最初到这个地区的九户人家。

不得不说,果敢在血缘、历史以及文化上与中国有着太多的渊源。早在几个世纪前,因为有战争等历史原因,就有中国人移民到这里谋生。而后的几个世纪,这一地区长时期处于游离状态,因为边界不清晰,当地的土司同时臣服于两边的中央政权。

后来,明朝灭亡之时,清军入关,南明最后一位皇帝——永历帝朱由榔带着残剩的臣民往南逃,为了躲避清军的追杀,他们过云南入缅甸,求得暂时的安宁。当然,三年后永历帝终究无法自保,被缅甸国王交给了吴三桂,死于昆明的逼死坡。

永历帝死后,他带过去的南明残军及其家属留在了缅北,成为当地早期的汉族移民,他们很多人死不降清,长期在中缅边境与清军周旋。

经过年的发展,这群人的后代成了今天缅甸的果敢族,有20多万人口,也就是缅甸的华侨。难怪几百年后的今天,这里人谈起他们的祖上,依然会说是从中国过来的。

新中国成立之后,50年代初,历史又再次重现,国民党部队的一批残军和当年的南明残军类似的情况,他们逃到了缅甸,并盘踞与在泰老缅三国交界,这批人也成为果敢地区的汉人移民。

那时候他们还幻想有一天反攻大陆,于是在果敢办了一所军事学校,用来培养人才,储备力量。参加这个培训班的,其中就有日后大名鼎鼎的“果敢王”彭家声,以及在金三角地区叱咤风云的大毒枭坤沙和罗星汉。

果敢自治区最出名的是其首府“麻栗坝”,傣语里的意思是“最野蛮的地方”,这里因最早武装护镖贩运鸦片而闻名于世。

现在的这个地方缅币和人民币同时流通,手机是中国移动,因为95%都是汉人后裔,所以云南方言也能交流。居民家中的生活用品,大到电视机、小到卫生纸,几乎都是来自中国。让人感觉这里不像是在缅甸,更像是云南边陲的一个小镇。

彭家声的人生历程

“果敢王”彭家声的祖上据说是来自四川,清末的时候不知何种原因,背井离乡来到缅甸做卖冥币的生意,积累了一定财富之后就决定留在此地繁衍生息。

彭家声出生于年,18岁那年,他与罗星汉同时进入土司杨振材办的军事进修班学习。当时在进修班授课的军官中,有不少人曾接受过黄埔军校的正规军事训练,因此他们给学员的培训也都都很正规严格,虽然这个进修班开办的时间不长,还不到一年,但却启发了少年们的眼光和胸襟。

生逢乱世,能成就一位传奇人物的,必然是经历非同寻常,彭家声一生参过军,打过战,经过商,为果敢地区的百姓做过不少实事。但是人们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说他是果敢的民族英雄,带领果敢走向独立,也有人说彭家声的身份背后其实是个大毒枭,因此人们对他褒贬不一。

军事培训班结束之后,彭家声在杨土司家先是任了分队长,几年后成为副大队长,一直干到年,缅甸废除土司制,土司政权就此结束。

然而军政府接管果敢后,却没有给当地人民带来期盼中的美好生活,他们实行大民族主义,歧视果敢民族,横行霸道,局势一度混乱。因此,当地人对军政府的极其反感,包括彭家声在内。

于是,时年34岁的彭家声带领几十名果敢族的青年成立了“果敢人民革命军”,和缅甸政府军打起了游击战,尽管条件艰苦,缺少枪支弹药,他们却依然以骁勇善战很快驰名缅甸。

到年果敢立县,彭家声当任县长,在他任期之初,确实给普通百姓带来了比较好的生活,休养生息,减少税收,社会安定。当时彭家声的部队加入了缅甸共产党,后来随着党内的内部分化严重,彭家声也几经沉浮。

其实在果敢当地,各个势力的目标都是争夺贩卖毒品的利益,为此纷争不断,并且果敢虽然在地理区位上划归缅甸,但在民族身份认同上却存在脱节,缅甸政府虽然承认果敢族的合法身份,却不给予其国民待遇。

大部分果敢居民没有身份证明,这就意味着他们乘不了飞机,既不能自由出入缅甸内陆地区,也不能越过国境进入管控严格的中国境内。一边是果敢族一直在维护本地的汉文化,一边是缅甸政府采取各种强制措施想让果敢融入缅甸,二者之间的矛盾难以调和。

年发生了一件大事,彭家声成立了“民主同盟军”,并与军政府达成停战协定,果敢成为了缅甸国内一个高度自治的特区,也就是所谓的国中之国,他们有自己的武装、自己的政府。

在此之后,缅甸境内十多支武装纷纷效仿,也就是那时,彭家声成为了缅甸的“民族英雄”。这个带领果敢人心中的民族英雄,却也遭人谴责为“果敢罪人”。

因为有人说他曾经也是一代毒王,当然,第一个提出这个地区要禁毒的人也是他彭家声。从年起,当时的果敢特区政府主席彭家声就同意在果敢禁毒,到年底,果敢根除了罂粟种植。

当然,在外人的眼中,时至今日果敢依然是黄赌毒盛行的地方,如今的新型毒品多采用化学合成法,没有罂粟同样可以制毒,似乎也不再是彭家声一声令下能够控制住的了。

年8月,果敢的同盟军与缅甸军政府又一次发生武装冲突,那一年上万的果敢平民通过南伞口岸涌入中国临沧避难。在这次事态平静之后,外界流传了很多关于彭家声被俘虏或者生死未卜的传言。

但是“果敢王”可不是一般人,12年,已经82岁高龄的他突然出现在克钦特区总部拉咱时,惊呆了所有人。其实,纵观彭家声的战斗历程,他的失败是多于成功的,但是他每次失败后都能够顺利逃脱,不得不说也是一种本事。

果敢地区多山林,地形复杂,若不是在此生活个十多年,很容易在山林中迷失方向,彭家声每次战役都能逃脱,显然是在这方面做好了部署。另外,最主要的原因恐怕是得益于果敢人对他的拥护,他深得人心,每次遇险总有这些人帮他逃脱。

他曾说果敢人就是华人,这在当地非常认同汉文化的族群中是一句极有凝聚力的语言。

14年,距离“-8-8”事件已经过去五年,这五年可以说是彭家声卧薪尝胆的五年,外界有多少关于他的传闻,说他去世、说他投降缅甸政府、说他流亡泰国等等,没有人料到他又安然无恙的回来了。

其实当时与政府军对峙失败之后,彭家声确实是落荒而逃,逃跑的时候身边只有两名警卫员,部队也被打得七零八落,只剩下几十人……好容易辗转逃到了缅甸之外,在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流亡,身体状况差到甚至难以行走,胆结石又差点要了他的命……

但是这一切都没有把彭家声毁灭,他又卷土重来,他年纪大了,有他的儿子接班——大儿子彭德仁现任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司令员,果敢地区的故事仍在继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dulantete.com/yttq/2476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