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仰光 >> 仰光天气 >> 跳上一辆右舵车,走走停停晃缅甸2
提起「Bagan」,相信很多人脑袋里会浮现壮观的热气球、日出、日落,但是很可惜,我并没有看到日出,也没有看到日落,更没有看到热气球。(因为热气球是每年的10月到次年的3月才会有)。毕竟对我来说,旅途所见所闻远比那些壮观的景色更为重要。
在我按下快门之前,加油站小哥凑进了我的镜头。
出了曼德勒的市区,就一路沿着缅甸境内唯一一条高速公路(曼德勒-仰光高速公路)行驶。虽说是高速公路,却是水泥路,两车道,还可以在两边的路基上停车休息。白天的高速公路。出了曼德勒市后,一路都没有灯,也没有什么人烟,除了收费站。高速上没有标记,只有桩号,从桩号从多一路到0就是仰光了,收费站也很简陋,下了高速以后便一直在漆黑的小路上行驶。路过小卖部。
在缅甸的很多地方都能看到Myanmar啤酒广告,类似于中国的青岛啤酒。
因为只有一条路,一路会碰到一些半途收费的情况,大概是经过每个镇都会有,并不贵,K,大概1块多RMB。这与新疆西藏等自治州的拦路收费并不一样,这是缅甸政府同意的,为了祭奠路上的亡魂。收费的小哥提示我们,前面越来越没有人烟了,要我们注意安全。继续前行,Claudia开始讲这路上发生的那些鬼、那些抢劫的真事,还特意强调好几遍是真的。我看出了她的害怕,建议她在下一个市或者镇里找一个地方住下,明天早上再出发。
在一片漆黑中,终于路过了一个小镇,深夜,路边的小吃店还亮着灯。店里的小姑娘。老先生打着手势,似乎是想要我帮他们拍张全家福。我们在这个不知道是市还是镇的地方找宾馆住下。宾馆内放着佛教用品,玻璃门上贴着黄色的花,前台赫然标着缅甸人与非缅甸人不同的房间价。玻璃上贴着的是缅甸的国花,因为缅甸的新年刚过没多久,所以还贴着。
已经算是很好的宾馆,虽然条件简陋,并且没有Wifi,但出门在外真的不该介意那么多。
Claudia递过来一张面膜,我说不用了,我昨天敷过了,老用面膜不好。问道:“你是懒吗?”被看穿了。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照耀在床上。在缅甸,宾馆一般会提供缅甸土著的早餐。米很松软,有点没有嚼劲。享用早餐时正遇到来宾馆化缘的小和尚。
前台姑娘穿着正统的缅甸服装。宾馆的对面似乎是个早餐店,围着很多摩托。
在缅甸,TUTU车是最带感带感的交通工具,车上的当地人看见游客会很热情地挥手。继续前行,可以看到路边做的简易的凉亭,是给路人休息用的。路上的风景。这里或以“干旱区”闻名,但还远不至于达到沙漠的程度,公路和残旧的铁路旁,牛车按步穿行在稻田和起伏的平原间,东面是高耸的「掸族山脉」,西面是蜿蜒的「伊洛瓦底江」。这样一幅画面俨然是数个世纪以前的时光重现。偶尔还需要停下车子等火车开过,因为公路铁路共用了一座桥。缅甸的火车跟国内的绿皮车似的,由于天气炎热,都是开着窗和火车门的。也会遇到一群孩子涌上来围着你的车要钱的情况。不得不承认,当他们围上来的时候,真心吓了我一跳。当然,一路开车期间,你也会发现缅甸司机的文明:若后面跟车太近,前方有车,后车超车会有危险,这种情况下前车会打右转提示后车超车有危险,若可以安全超车,前车会打左转向灯。在这片缅族人的中心地带上,曾经先后出现过三个缅甸故都:Bagan,Pyay和Taungoo,在这三重奏中,Bagan以其令人惊叹的佛国塔林之景而备受瞩目。正午,正是阳光炙热的时候,砂石地被烤的烫脚,但不分男女,一律泰然自若地赤足穿梭于神庙之中。她说,心中默默地许个愿望,然后双手抬佛像前的石头三次,如果每次都越来越重,那愿望变会成真。脱下鞋子,走进佛塔中,巨大的穹顶笼罩下来,仿佛被这些建筑拥入怀中一样,使人立刻产生了强烈的安全感。我闭上眼睛,静下心来,在这封闭的环形空间中。寺庙院里,只有一参天大树,香火缭绕,树枝上挂着娃娃。组群来祈祷的人们。
对蒲甘的好印象,在于它无比厚重的历史感,每一座佛塔都在讲述一个故事,属于蒲甘王朝的故事,当伊洛瓦底江流淌过这片平原,这些佛塔仿佛有了生命。
伊洛瓦底江。
上文:跳上一辆右舵车,走走停停晃缅甸(1)荐文:三十而不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