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仰光 >> 仰光旅游 >> 中缅印战区的B24解放者部队6炸
本文译自鱼鹰社战机系列#87
《B-24LIBERATORUNITSOFTHECBI》
原作者:EdwardMYoung
译者:SkyCaptain飞荇猪
本书封面
(6)~炸桥行动
炸桥行动
年底,第7轰炸后大队开始了一场针对泰缅铁路的持续攻势,攻势一直持续到年5月缅甸解放。在这张照片中,主桥右侧的第1座绕行桥已被炸毁,第2座绕行桥正在遭受空袭。
在缅甸战争的最后几个月,第7轰炸大队的专长是——炸毁桥梁。在年1月至4月的四个月间,第7轰炸大队在机组人员和飞机配备齐全的情况下,投下的炸弹数量将超过年全年的投弹量。
第中队的“CABININTHESKY”,B-24J后期型,年初在马达伊甘杰进行维修
随着日军在英帕尔战役的惨败,第14集团军开始向缅甸反攻,这次进攻很有可能在年一直打到仰光,战略空军集中精力在缅甸南部和泰国打击日军与马来亚的交通线。铁路桥梁成为这场战役中的重要目标,每当通往缅甸的单轨铁路线被摧毁或损坏,日军交通就会中断。盟军炸毁的铁路桥越多,持续的时间越长,对撤退中的日军补给流的影响就越大。
桥梁从来都不是容易攻击的目标。盟军对年轰炸行动的分析表明,解放者每出动81架次就只能对一座桥取得一次直接命中,而这些桥梁的每个桥墩都是需要直接命中才能摧毁的目标——近失弹对桥梁结构的伤害很小。第7轰炸大队在对泰缅桥梁的战斗中,将使用新战术和新武器,并使用中低空轰炸来提高命中率。
B-24也对桥梁使用低空轰炸,这是缅泰铁路上的比林(Bilin)铁路桥。
解放者第一次针对桥梁的行动,是年11月1日的一次志愿任务,目标是轰炸从曼谷到清迈的泰国中部波拉敏桥(BanDaraBridge)。日军一直在利用这条北部铁路线稳步增加补给流,以替代从曼谷到缅甸的泰缅铁路主线。这次任务中4个中队各派出1架B-24,共计4架,在日落前一小时空袭了波拉敏桥,解放者在英尺的高度单独投弹,每次投下一枚磅炸弹。在前3架飞机投弹完毕后,这座大桥仍然屹立不倒。第中队的内梅切克(Nemecek)中尉最后一个投弹,他成功的用三枚磅炸弹击中了大桥的一个混凝土主桥墩,英尺长的桥面坠入下面的河流中。
泰国中部的波拉敏桥(BanDaraBridge)位于曼谷到清迈的铁路线上,年11月1日被炸毁
年初,第中队的B-24将比林(Bilin)铁路桥击毁,桥面坠入河中,它开始寻找下一个目标。
第9中队和第中队暂时退出战斗任务两周,接受低空投弹的强化训练,第中队和第中队继续对桥梁进行空袭,对曼谷-清迈铁路线上的建筑物执行了多次空袭任务,结果喜忧参半,机组人员从不同的高度进行轰炸,经常看到他们的目标完全被爆炸覆盖,但当灰尘和烟雾散去时,才发现它仍然屹立不倒。机组人员知道他们必须再次返回继续完成任务。日军将部署防空火力保卫(KaengLuang)桥,11月21日,他们在英尺高度击落了飞向桥梁的米德中尉机,杀死了所有机组人员。
B-24空袭泰缅铁路上的一座桥梁
11月底,第9中队和第中队分别派出12架和9架B-24轰炸曼谷-毛淡棉铁路线上的号桥——这就是臭名昭著的桂河大桥,解放者从英尺高度用紧密编队投下炸弹,但桂河大桥仍然屹立不倒。12月13日,第9中队与第中队再次尝试。第中队负责轰炸压制附近的高射炮,第9中队派出的12架解放者从中空投弹和2架从低空投弹,投弹完美无瑕,但桂河大桥依然屹立不倒。由于它经常遭受空袭,第7轰炸大队在内部称之为“老不死的”。有一名机组人员在对“老不死的”执行了4次或5次任务之后,他甚至“
自愿跳伞去炸毁这鬼东西”。
“老不死的”终于在2月13日被炸毁,当天第中队派出4架B-24,第9中队派出6架,他们在英尺高度低空投弹,最终成功摧毁了桂河大桥。
磅遥控制导炸弹尾翼的构造说明书
磅亚松炸弹(VB-2)
通过引入一种新式武器——亚松(Azon)炸弹,能够部分解决桥梁的轰炸问题。这是一枚磅的炸弹,安装带有无线电遥控的尾翼,投弹手投掷炸弹后,目视炸弹尾部的光点来追踪它的下落轨迹,并通过无线电遥控装置纠正炸弹飞行的偏转误差。亚松炸弹非常适合在旱季晴朗的天气下空袭缅泰铁路线上的狭窄桥梁。
年12月,第7轰炸大队开始使用无线电控制的亚松(Azon)炸弹,这被证明更加有效。如图所示,安装在炸弹尾部的照明弹使投弹手能够跟踪炸弹的下落轨迹并将其引导至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