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光

缅甸佛教史上的一些有趣故事

发布时间:2020/10/21 19:43:41   点击数:
怎样治白癜风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769980.html

“每一个地方都想拥有一个伟大的开端。于是一个普通的村庄,就成了佛祖成佛前居住过的地方;或佛陀曾经预言这个村庄会在未来的某天出现,佛教将于整个末法时期在这个地方极大繁荣;或者这是一个英雄曾经风餐露宿过的地方。佛塔都是由阿育王或者阿朗悉都主张修建的;这些佛塔中供奉着乔达摩佛陀或前世佛。几乎所有这些都让缅甸佛教徒信以为真,并认为只有不虔诚的人才会怀疑这些故事的权威性。”——《缅甸历史编纂学》丹吞博士(缅-)

庄严巍峨的大金塔,在夜幕中闪闪发光。它高超的建筑技艺以及深刻的宗教文化内涵令缅甸人深感自豪。在今天,人们提到缅甸,首先联想到的能够代表缅甸民族文化、作为缅甸古代文明象征的必定是大金塔。当然这个大金塔指的是仰光瑞德宫大金塔,经历代扩建,今天的大金塔:塔身高米,塔基为平方米。塔身贴有多张纯金箔,所用黄金有7吨多重。塔的四周挂着1.5万多个金、银铃铛,风吹铃响,清脆悦耳,声传四方。塔顶全部用黄金铸成,上有公斤重的金属宝伞,周围嵌有红宝石颗,翡翠颗,金刚石颗。

如此巍峨庄严的大金塔必然应当拥有一个神圣而伟大的开端,于是自然而然,故事也就产生了。

故事的内容基本如下:“达富沙及婆利迦两兄弟是多年前缅甸南方今仰光地区的富商,因为邻国印度遭灾而前往赈灾,并在印度奥里萨邦拜见了悟道成佛后第49天的佛陀,他们向佛陀敬献了贡品。佛陀为表示谢意向他们赠送了8根头发。两兄弟成了佛教徒,并返回了自己的故乡。为了供奉佛发,他们在仰光建立佛塔,也就是今天的大金塔的前身。而很多传说与记载信誓旦旦的对这个故事的细节做出更深入的甚至彼此矛盾的解释。”

对于缅甸的佛教徒来说,任何对大金塔神圣起源的怀疑都是不虔诚的表现。然而现代考古学的证据表明(70年代缅甸考古学界研究),大金塔开始建筑的可信的时间范围是公元6至10世纪之间,而并非传说中与佛祖同时代的公元前6世纪。

这是缅甸佛教史上一个典型的故事,不仅大金塔,几乎任何一个著名的宗教场所都有这样或那样的与伟大佛教建立者乔达摩佛陀有关的传说。在缅甸史上,即便已经到了今天,无论是国王、政治领袖、佛教僧侣或是文人学士都力图证明这样一个观点:早在佛陀的时代佛教就已经传到缅甸——这是证明缅甸这片土地深受佛祖庇佑,王室权利受到佛教保护的必须证据,也是能够让民众全体内心幸福感、自豪感得到极大满足的一种寄托。

缅甸历朝历代都有编纂编年史的传统,尽管其中许多著作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原始记录并没有保存到现在,但是在18世纪初东吁王朝末叶,京城阿瓦一位名叫吴格拉的私人学者,他通过对各种地方传说、传纪、地方志、前朝的编年史、史诗、佛教史、还有他所在朝代东吁王朝的宫廷实录、王室官员来往信件的不厌其烦的收集整理、归纳总结,用他优美的文笔编纂了一部通篇散文风格的缅甸史上的不朽著作《大编年史》(也译作《缅甸大史》)。这部史书在缅甸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在这部杰作完成20年之后,由于南方孟族的破坏性进攻,首都阿瓦被大火焚毁,京城保存的包括许多前代古籍史书、社会记录、文学著作、私人信件在内的各种原始材料几乎丧失殆尽。而如果没有吴格拉通过他值得尊敬的个人研究以及孜孜不倦的精神所收集的材料而整合出的这部史书,缅甸史框架的构建对于后世的史学界来说将会存在重大缺陷。在国内外学者的努力下《大编年史》的内容通过对欧洲、缅甸、中国等不同地区的记载进行的比较性研究被证明其史料具有较可靠的真实性,然而即便如此在早期关于佛教传入缅甸这个事情或者整个缅甸史早期阶段,《大编年史》的传说与神话性质仍然非常明显。

包括吴格拉以及吴格拉之前许多无法考证的流传至今的缅甸编年史的作者们,他们不遗余力的将地方传说毫无批判的写入了编年史,这种影响持续到了今天。

最为典型的一种流行说法为佛教在佛陀时代就已传入缅甸。这一观点今天被许多不同社会阶层的缅甸人所坚信,然而一些学者显然对此有不同意见。缅甸当代杰出历史学家丹吞博士认为“佛教传入缅甸不早于公元4世纪”,他这样阐述:“在对卑谬进行考古挖掘时发现,该地古时为一城邦国家,即室利嗟坦罗,该城邦兴盛繁荣于公元3—9世纪,该地出土了一大批属于印度教和佛教的宗教文物。确实有些文物的年代可能是4世纪,但大部分出土文物的年代是6世纪或更晚。这就给我们一个线索,即佛教传到缅甸不早于公元4世纪。而这一点并不为缅甸的史学家所知。”

“不仅如此,公元4世纪锡兰(斯里兰卡)著作《岛史》中说阿育王曾派遣僧团到九个地方传教,其中有苏温那普米(金地,东南亚某地)和锡兰。后来的锡兰另一部公元6世纪的著作《大史》对此事进一步扩展,对整个事件进行了更为详细的注解。而缅甸古代的历史学者们完全照搬了锡兰《岛史》和《大史》的说法,并当仁不让的认为苏温那普米就在今缅甸南方的直通或是底格卡拉。然而,在印度出土的阿育王碑铭大摩崖法赦13号--在其所记载的阿育王派遣僧人前往的传法之地中既没有锡兰也没有缅甸或者苏温那普米。”

其次,缅甸早期的各王朝的统治阶级纷纷大建寺塔并为他们创造神奇美丽的故事,如仰光大金塔的故事估计便是这些创造之一。然而随着时代的推移这种创造更加大胆,不仅仅局限于佛陀的预言或者祝福,甚至连佛陀本人都亲自到达了这些地点,为后世留下许多可追思的佛迹。当然如果人们清楚佛陀一生虽然四处传道40余年从不间断,但他从未离开过印度北部地区,这些传说或多说少就有些可笑。

我想起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僧人玄奘法师,他不仅是杰出的佛学者、更是杰出的旅行家、作家、哲学家甚至可以称为政治家。他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研究当时南亚地区政治、经济、宗教、交通、社会习俗的第一手资料,也是值得尊敬的一位7世纪的国际名人。就像当今人们对他的研究一样,他很伟大、杰出,贡献突出,但是否就能说明他的记载中没有任何问题呢?正如一些学者在一些事情上对他个人道德的怀疑。玄奘在他的杰出作品中过于夸张的对他本人的经历进行了描写,联想到他同当时中国的统治者唐太宗之间的密切关系,人们有理由提出这样的假设,是否玄奘对自己的经历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编造以便获取统治者的重视,从而能够更为方便的推行他的宗教观点。正如这个情况一样,缅甸历史上也充满着留学僧人带头进行的佛教史编纂与重新定义,留学僧们纷纷从海外归国,在国王面前力陈自己的观点,当不一致的情况出现时,他们著书立说,假借在海外的辉煌经历以获取重视,抨击其他教派。甚至编纂很多神话传奇故事来增强故事的权威。所以到了今天,缅甸的这个寺庙,那个佛塔都充满了令人难忘的传奇。正如人们热衷于讨论这里珍藏了佛牙,那里珍藏了佛骨,但认真考究的话恐怕没有几个会经得起论证。

与此相对应,为了同伟大的佛陀扯上关系,不知是从哪个朝代的编年史最早开始,缅甸的历史学者们将国王的祖先直接同佛陀联系起来,阿朗帕耶等国王不是缅甸人而变成了印度释迦族。缅甸最早的王朝太公王朝是东迁的释迦族人所创,此后王朝更迭,王系始终绵延不断,人们吃惊的发现,如果追究缅甸所有王朝的祖先,竟然都是来自印度的释迦族,数千年来从未改变。

“史学家们,特别是18世纪的史学家们,竭力给他们的国王加上与悉达多王子同族的光环。他们不明白缅甸人属于蒙古人种,与所有印度人在人种上是不相同的。后来史学家们的故事又被穿凿附会或修改添补,变成了不止国王是释迦族人,就连所有的缅甸人都是释迦族人了”——丹吞博士(缅-)

以上是缅甸佛教史上的一些有趣故事,正如这个有趣的国家有更多的精彩内容等待人们去发现。限于精力不足,本文至此停笔。文中一些观点引自丹吞博士(已故)、维克多、莱伯曼教授等缅甸研究学者,不一一列举,仅供学习参考使用。

文章来源:新浪微博-丹伦河的博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ulantete.com/ytly/19220.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