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光

我是一名中国军人,有一天,我终究要回到我

发布时间:2017/12/10 12:14:01   点击数:

“小弟,有消息了吗?”

近年来,我无数次收到杨玲玲这样的询问信息。

“玲玲姐,再耐心等一等。”

我也无数次这样回复她。

杨玲玲,缅籍华人。她的父亲杨剑达是一位中国远征军老兵。

年,16岁的梅州人杨剑达坐着小船到了汕头,再到香港,经过马来西亚,最后到达印度,和姐姐在加尔各答做牛皮生意。

20岁时他加入当地华侨自卫团,这个自卫团有50多个人,教官是清华毕业的马来西亚华侨钟山,自卫团的主要义务是保卫华人华侨的安全。

年,抗战进入最艰难阶段,杨剑达放弃了富足的生意,加入中国驻印军。加尔各答上万名华侨欢送他们50多人入编驻印中国远征军。杨剑达加入的是新38师,这支由孙立人率领的队伍,一路势如破竹,沿着新开辟的史迪威公路,从印度打到缅甸,然后在中国边境与境内反攻的远征军胜利会师。

战争结束后,杨剑达和许多老兵因为厌倦战争,脱离部队滞留缅甸,期待有一天国家太平之后再回家过日子。而之后另一场战争的结束,让杨剑达从此有家难回。

年,中国远征军老兵杨剑达回到阔别67年的祖国

很多人记住杨剑达,是从电视上看到了他。陈晓楠主持的《冷暖人生》和柴静主持的《看见》都制作了“老兵回家”的专题节目,也都用了他唱《松花江上》的一段视频。这首歌,唱得人忧伤,听得人心碎。尤其最后那句“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老人因为哽咽再也无法唱出,歌声就此戛然而止时,观众的眼泪顷刻决堤。

在缅甸生活60多年,杨剑达一直没有加入缅籍。问起原因,他说,在印度时,有一次一位华侨被当地人打死,家属找到大使馆,使馆准备交涉时才发现,这位华侨已经加入英籍,最终此事不了了之。“我加入了缅籍,我的国家就保护不了我了。”杨剑达说,“我是一名中国人,我是一名中国军人,有一天,我终究要回到我的家乡。”

年轻时的杨剑达

其实他们用生命保护的这个国家,从来没能给他带来保护。

因为政治、历史的原因,这些在缅甸的老兵,不得不忍气吞声地生活,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他们连汉语都不敢说。在缅甸,杨剑达拿的是一张破旧的外侨证,每年,他需要向当地政府交纳一定的费用,获得居留的权利,有点像国内因孙志刚案而被废止的暂住证。

后来,当孙春龙和志愿者接杨剑达回家,在云南省公安厅为他办理了可以前往广东梅州老家探亲的外国人通行证时,杨剑达突然有些凄凄地说,“缅甸认为我是中国人,中国把我当成外国人。”“你说,我是哪个国家的人?”

年10月9日,杨剑达老兵在缅甸密支那去世

杨剑达居住在缅甸北部的密支那,靠近云南腾冲。他说,偶然在街头看到一辆中国牌照的车辆,也会让他激动半天。

在杨剑达的坚持下,他的女儿杨玲玲终于学会了一点中文,他还教会了女儿唱《松花江上》,他说这是他留给孩子惟一的东西。其实在缅甸,杨剑达连房子都没买,他总觉得,买了不动产,心就留下了,心留下了,人就回不去了,叶落,总是要归根。

内战的时候,他不愿意回家,因为回去了还要打仗;内战结束后,他的部队败退到一个小岛,他不敢回去了;“文革”刚结束时,还是不敢,因为一位战友回去,结果被抓住毙了。直到有一天,他期盼已久的政治阴霾终于散去,当年打得你死我活的兄弟握手言好,但他却发现,自己的腿脚已经不那么灵便了。腿脚不灵便,其实并不是最根本的原因。

流落缅甸的许多老兵,至死都没有回家,因为回去害怕被人笑话。杨剑达说,“谁都想衣锦还乡,缅甸的老兵都很穷,没办法衣锦还乡,但要有尊严地回去,因为我们是抗日英雄。”不过,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没有人觉得他们是英雄。

在缅甸生活的半个多世纪,杨剑达做过小生意,还在酒厂和轮船公司做过工,也曾被缅甸政府征用当过马夫。杨玲玲说,很小的时候,爸爸就给她讲过打仗的事情,“他每天很早就起床,被子叠得整整齐齐,一直保持着军人的气质。”

在深圳龙越慈善基金会理事长孙春龙等志愿者的努力下,年8月29日中午1时许,流落缅甸密支那的中国远征军老兵杨剑达,终于抵达云南腾冲猴桥口岸,全体边防官兵在“向抗战英雄敬礼”的命令下,用最庄严的仪式,欢迎这位90岁的老兵回家。

遗憾的是,年10月9日下午5点,离他回家仅仅一个多月后,中国远征军老兵杨剑达于缅甸密支那去世,终年90岁。和很多实现了心愿的老兵一样,走得突然而又平静。

春龙说,10月8日晚上,他曾接到杨玲玲的电话,说爸爸已经昏迷好几天了。她说,爸爸清醒的时候,让她转告大家,在缅甸,当年牺牲了几万名战友,他们的遗骸也需要回家,他们也需要有一个纪念碑。春龙让杨玲玲把电话放在她爸爸的耳边,告诉杨老,请放心,这些遗愿我们一定会做到。令人惊讶的是,杨剑达竟然弱弱地说了一声“好”。

此后的许多年里,春龙和一大批志愿者陆续帮助过许多滞留境外的老兵回家。但大家始终未曾忘记过老兵杨剑达临终时的遗愿,让牺牲在缅甸的远征军将士遗骸光明正大地回家。

年上半年,我接到春龙电话,说在志愿者和当地缅人的帮助下,在密支那发现了大量乱葬的远征军遗骸。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准备组织专业队伍前往发掘并争取将这些遗骸迎请回国安葬。参与这次发掘的人士中,有西北大学的骨骼鉴定专家,有复旦大学的DNA鉴定专家。在大家的努力下,具中国远征军缅甸阵亡将士的遗骸被发掘出来,收纳编号,暂存于向密支那当地一华人社团借用的仓库里。

年4月,缅北密支那远征军遗骸发掘现场。工作人员正在小心翼翼地去除浮土

年10月下旬,春龙再次联系我,告诉我经过努力,拿到了缅甸政府同意将遗骸接回中国的书面文件,国内也找到了愿意安奉英烈遗骸的地方。希望大家一起努力,为迎请忠魂归国做好准备。

年11月初,由云南省滇西抗战历史文化研究会、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中华英烈褒扬事业促进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等多家单位联合发起的“中国远征军缅甸阵亡将士遗骸归国活动”在滇西拉开帷幕。在滇西中缅边境猴桥口岸,数十位边防武警战士反复地演练着,希望在灵车进入国门的那一刻用中国军人最标准的军礼向英烈致敬。数千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和各界代表也等候在这里,翘首以盼忠魂归国。

就在距离计划到达时间还有一天的时候,我突然接到随后裔代表前往密支那迎请遗骸的春龙遗骸归国受阻。之前出借库房暂存遗骸的密支那某华人社团突然变卦,用一辆报废卡车堵住库房的大门并在大门上加了锁,同时以此为要挟提出多项无理要求。

我用几乎失常的声音问:“是缅甸政府的意思吗?”

“不是,是这个社团的意思。”春龙说。

“后裔去接自己的先辈遗骸归国,缅甸人都支持,他们作为中国人有什么理由阻止?”我大声质问。

“他们一会儿说要将遗骸留在当地,提升当地的旅游收入,一会儿又说他们要修建纪念碑,需要钱。一会儿又说除非云南省XXX点头,否则我们就接不走……”春龙跟我解释。

“这群王八蛋!真XX无耻!你们不会把卡车推开把门砸了吗?”我暴跳如雷。

“我们不是土匪,我们在别国的土地上,不能给中国丢脸。能讲道理就讲道理。”春龙坚持说。

前往密支那迎接遗骸的远征军及后裔代表团抵达密支那。杨玲玲见到远征军老兵缪坤后泣不成声

我们不能给中国人丢脸——也许就是因为孙春龙的这个念头,致使那一场举国







































小孩白癜风能治好吗
合肥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ulantete.com/ytly/14304.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