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光

陆海之道港通世界

发布时间:2023/4/21 10:57:31   点击数:

3月22日下午,重庆果园港,集装箱码头一片繁忙。

在不远处的铁路专用线站场,一列载有50辆赛力斯新能源汽车的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缓缓驶出站台。两天后,班列将抵达广西钦州港,汽车将装船出海发往欧洲。

这是重庆发出的西部陆海新通道首列新能源汽车铁海联运班列,标志着川渝地区新能源汽车出口再添新通道。

“与传统水运方式相比,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网络,可以节约10—20天的运输时间。”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作为长江上游最大的铁公水多式联运枢纽港,果园港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主要为其提供多通道连接,实现“东西南北”四向通道、“水铁公空”四式联运贯通发运。

自年3月首发以来,西部陆海新通道(果园港)班列已实现常态化运行,为外向型货物提供更加高效率、便利化、低成本的物流服务,带动了西部内陆腹地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往来。

干支联动“通江达海”

年12月8日,一艘装载着26个标箱吨尿素的货船驶入果园港。

这艘从四川省广安港始发的货船,经嘉陵江进入长江,顺利抵达果园港。3天后再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果园港)铁海联运班列抵达广西钦州港出海发往日本。

这标志着嘉陵江航运全面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营体系,长江上游干支联动航运网络也在加速形成。

秀美的嘉陵江,是重要的内河通道,也是川渝两地经济社会沟通往来、紧密联系的重要纽带。嘉陵江航道的货物在果园港搭乘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出海”,推动沿线货物出口由“通”变“畅”,从“走得了”变为“走得快”。

在果园港,西部陆海新通道与长江黄金水道、中欧班列(成渝)等国际物流通道“无缝衔接”,又成功畅联嘉陵江水域,实现贯通发运,果园港国家物流枢纽释放出更多开放红利。

人畅其行,物畅其流。年,西部陆海新通道(果园港)班列累计开行班次,发运货物2.4万标箱,货值45.7亿元,辐射范围扩大至77个国家和地区的个港口和站点。

随着通道建设的“加速跑”,物流路线也在持续拓展。

年3月,西部陆海新通道中越(重庆果园港—越南河内)国际跨境货运班列率先开行;4月,长江—中南半岛国际联运班列在果园港开行,打通了经长江港口至缅甸仰光抵达印度洋的新路线……

“我们通过不断加强与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各省区市的区域联动,充分发挥果园港作为国家物流枢纽的优势,助力沿线各省区市货物更加方便快捷地‘走出去’。”陆海新通道运营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南来北往、通江达海,果园港渐成通往世界的“中转站”。

海关专窗“绿色通关”

“通过这个专窗,企业能够更加便捷高效地办理相关业务。”3月24日,果园港综合服务大厅里,在海关业务前台西部陆海新通道业务专窗,重庆泛洋物流有限公司工作人员陈雨正在填写集装箱异常处置审批表。

“果园港国家物流枢纽作为西部地区唯一的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具有显著区位优势,西部陆海新通道(果园港)班列的业务量也比较大。”重庆港海关物流管理科四级主办宋昊解释道,“为支持西部陆海新通道快速发展,我们设立了西部陆海新通道业务专窗,方便企业办理通关手续。”

作为内陆港口的果园港,货物要运输到边境口岸,“转关”是关键环节,该专窗成为企业转关的“绿色通道”。

这条“绿色通道”能够有效破解转关难题,促进货物快速通关,推动跨境物流更加便利,助力外贸企业降本增效。

重庆造纸产业的发展正是受益于此。

玖龙纸业(重庆)有限公司、重庆理文造纸有限公司等企业的纸浆等原材料一般是从东南亚进口,原材料价格一旦上涨,造纸成本将大幅上升。

为此,重庆港海关在分析成本环节,通过探索关区内转关模式,优化操作流程,强化货运全链条监管,进口纸浆经西部陆海新通道到达重庆后可直接转关至江津玖龙码头。

“自年探索实施关区内转关模式以来,可节约通关时间2—3天,同时降低码头调装费、堆存费等其他合规成本约元。”重庆港海关相关负责人介绍。

同时,“提前申报”“两步申报”通关模式亦有效缩短了货物运输时间,提高了运输效率。

“一般来说,进口转关的货物要到达港口并卸船运至海关监管场所后,经确认完毕才能再向海关申报。‘提前申报’就是货物还在运输途中,就可以先预申报货物基本信息,等货物到达后再将详细内容进行申报。”宋昊说。

试点进口货物“船边直提”,出口货物“抵港直转”,协同重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实施“分类监管、集中查验”监管模式……一项项通关便利化举措的落地,为充分发挥西部陆海新通道(果园港)班列的辐射作用提供了有力支撑。

多式联运“一路通行”

3月28日,中新(重庆)多式联运示范基地内,不时有满载货物的大卡车驶入堆场,堆场里集装箱整齐堆放,紧邻的果园港鱼嘴铁路货运站南货场项目的施工现场也是一派忙碌景象。

这些天,中新(重庆)多式联运物流发展有限公司两江新区分公司关务经理李蓝萍正带领团队成员,热火朝天地赶制一份物流策划书。

“一家生产家用电梯的澳洲企业委托我们为其设计将产品运抵新加坡的物流方案。我们设计了两种方案,一种是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到广西钦州港转海运,另一种是通过江海联运到上海出境,目前正在测算两种方案的成本。”李蓝萍说。

物流方案策划只是中新(重庆)多式联运示范基地所承担的业务中的一项。

通道带动开放,平台则为开放注入强劲动力。作为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的重点合作项目,基地主要围绕仓储、货代、代采三大重点领域开展业务。

3月22日,国际产业合作大会(新加坡)暨中国机电产品品牌展览会开幕,重庆万虎机电有限责任公司等6家重庆企业参展。

“出海”参展是外贸企业重要的获客方式之一。参展产品如果能“一运到底”,于参展企业而言,省时省力又省心。

“2月21日我们接到委托,3月4日在基地开始装箱运输,在展会开幕前一天,参展产品运达了新加坡展厅,运输时间也就半个多月。”中新(重庆)多式联运物流发展有限公司市场部客户经理马程说。

参展产品能够及时运达新加坡展厅,中新(重庆)多式联运示范基地功不可没。

在运输过程中,基地充分发挥装箱作业优势,同时协调海关优化报关清关流程。展品运抵新加坡港后,基地依托新加坡投资方PSA(新加坡港务集团)的资源,实现了“从港到门”,在新加坡港接货后就直接运到展厅。

“基地作为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的新起点,积极引入新加坡交通物流领域的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建设多式联运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贸易集散中心,高效整合国际国内资源要素,有效推动西部内陆腹地与东盟国家之间的经贸往来。”中新(重庆)多式联运物流发展有限公司总经办主任陈峻峰说。

“下一步,两江新区将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为牵引,充分发挥‘联结点’平台作用,加快推进出海出境大通道建设,为国际班列在果园港贯通发运提供高效的平台支撑,努力在全市建设内陆开放高地中作出更大贡献。”两江新区自贸办(中新办)副主任李国强表示。



转载请注明:http://www.dulantete.com/ytjc/2534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