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光

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打造国际合作新平

发布时间:2023/1/18 21:57:16   点击数:
北京白癜风哪家最好 https://m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

主持人: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又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周年。您能否阐述一下改革开放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逻辑关系?

我们这一代人因为是伴随着改革开放一路走来的,所以感触极为深刻。实际上回答这个问题,必须要对改革开放有一个全面的、正确的认识。改革开放,从小岗村到深圳特区,从乡村到城市,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风风雨雨,40年砥砺奋进,取得的成绩是非常大的。年,我国人均GDP按当时汇率计算,大约是多美元。年,我国人均GDP已接近美元。年对外贸易出口总额97.5亿美元,年则达到两万多亿美元。过去老百姓期待家里能有的“三大件”,现在看来都不算什么了。现在,中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已经超过排行第三的日本,并且经济总量相当于两个日本的经济总量。中国的成就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是任何一个有理性的人都不能不为之叹服的。

改革开放走到今天,我国在经济上、生活水平上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经济仍处于中等水平,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与世界上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差距,与全面实行现代化目标也存在很大差距。因此,要回答“改革开放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逻辑关系”的问题,首先要有一个立论,这就是改革是无止境的,但也是有阶段性的。

第一,实践逻辑。我们先来总结一下,改革开放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起始于是年,首先是从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开始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第二个阶段起始于年中国加入WTO。这段时间中国的制造业逐渐强盛起来,对外贸易也发展起来,很快成为了“世界工厂”,这是一个重要的阶段。第三阶段起始于年“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从此我们开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这一阶段最大的特点是从单向的开放变为双向甚至多向的开放。过去我们主要是从资金、技术、装备、管理经验等方面以“引进来”为主,现在我们形成了“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思路,并且逐渐实现“走出去”超过“引进来”。按照经济学的说法就是,从商品输出为主到资本输出为主。从实践上来看,“一带一路”是一个自然的演进过程,而不是人为的。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实际上也是顺应了实践的发展。

第二,理论逻辑。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推行了许多新举措,包括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逐渐形成。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开篇之作,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又逐渐产生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九大又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上升,是适合于时代发展的。

第三,社会发展逻辑。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提出“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目标,年到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年翻一番;第二步目标,年到二十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第三步目标,到二十一世纪中叶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从现在看,到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正在奋斗过程中。

年,我国实现了总体小康。到年,我国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同时,社会发展战略也在发生变化。按照党的十九大的部署,把“基本实现现代化”提前到年;把年目标提高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第四,国际经验逻辑。大家都知道有一个名词叫“中等收入陷阱”,也被称为“拉美现象”,当然这个问题用在中国并不完全对,但是我们必须警惕和防范这个问题。很多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拉美国家,当他们的GDP达到或者美元时就停滞不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是紧密相连的,经济停滞不前,社会就不稳定。那么,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深化改革。怎么跨过这个时期?从国内看,国内改革不断深化,同时,我国还推行“一带一路”建设;从理论上看,我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

从上述四个方面的逻辑分析看,中国的改革到了和世界共赢的时代,而且在共赢时代,中国由原来跟随的角色逐渐发展到引领的角色,“一带一路”就是中国向国际社会提出的新思路,是一种合作共赢的思路。

主持人: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中国是一个陆上大国,也是海上大国。同时,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这既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也是对中国改革开放基本经验的总结。改革开放最早是从深圳、珠海、厦门、汕头四个经济特区开始的,年进一步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所以说,沿海地区具有良好的地缘优势。“一带一路”贯通并环绕亚欧大陆,从东亚向西走,经过中亚,再往西走,包括往南走到东南亚、南亚,再到中东、西欧,实际上也是从太平洋到大西洋。从海上丝绸之路来看,“一带一路”经过印度洋,再到大西洋、北冰洋。年,我国又提出打造“冰上丝绸之路”。现在,“一带一路”不仅仅是欧亚大陆的开放了,它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总体模式。年,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我们看到阿根廷总统、智利总统也都参加了会议。

第一,陆海内外联动。从地缘走向来看,“一带一路”重点建设六大经济走廊,以沿线中心城市为支撑,以重点经贸产业园区为合作平台,形成经济发展的联动效应,促进经济发展。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其中提到了六大经济走廊——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中蒙俄经济走廊、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年11月19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与缅甸国务资政兼外交部长昂山素季举行会谈时探讨建设“人字形”中缅经济走廊。“人字形”中缅经济走廊,首先从昆明出发往南走到缅甸的曼德勒,到曼德勒后分成两条线,一条线到皎漂港,一条线到仰光。当然,现在也提出了一些新的经济走廊,也有一些原来提出的经济走廊在不断延伸。年12月26日,外交部长王毅同阿富汗外长拉巴尼、巴基斯坦外长阿西夫共同会见中外记者时表示,中巴双方愿同阿方一道,本着互利共赢原则,积极探讨中巴经济走廊以适当方式向阿富汗延伸。阿富汗多年来一直很动荡,动荡的原因可能也与阿富汗的经济发展问题有关。

第二,东西双向互济。我认为,“一带一路”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解决国内发展不平衡问题。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一个老问题了,应该说存在几千年了。我在讲“一带一路”时,经常会让大家看“胡焕庸线”。年,我国著名地理学家胡焕庸绘制了从黑龙江瑷珲到云南腾冲的一条线,这就是“胡焕庸线”。“胡焕庸线”把中国分成了东西两部分,线以东地区以43%的国土面积养育了94%的人口。这是东西部的差距。

改革开放是从东部地区开始的。东部地区具有良好的地缘优势,因此可以充分发挥东部的地缘优势,让东部地区先发展起来;当东部地区发展到一定时期后,国家再拿出更多的力量支援西部地区的发展,此时东部地区也要支援西部的发展。年我国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开始了国家向西部的倾斜。当然,真正的西部大开发实际上应该是和西部的开放联系起来的,因为改革开放实际上就是一个问题两个方面。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恐怕明朝明成祖时候,郑和下西洋还算是开放的……以后清朝康乾时代,不能说是开放……长期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实际上就是说,我们的经济发展能够成功,是和开放分不开的。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是“以开放倒逼改革”,现在,“一带一路”就是推进西部大开发,是西部大开发上升到新阶段的一个标志。我们看到,近几年西部地区的经济快速增长。但同时,西部的一些地区现在仍比较落后。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不平衡”里面,东西部的不平衡是一个重要方面,因此,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靠改革开放,靠深化改革,靠西部的对外开放来解决。当然,“不平衡”不仅仅体现在东西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也存在不平衡问题。“一带一路”建设不仅是为了解决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不平衡问题,同时还要解决不同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问题。因此,让东西部地区实现平衡发展,这样就“东西双向互济”了,这是我的理解。

主持人:年俄罗斯世界杯开赛前,中国的小龙虾自武汉“搭”上中欧班列到了俄罗斯,这都是“一带一路”在发挥作用吧?

是的,现在这种案例有很多。截至年11月,中欧班列累计开行数量已突破列。比如,有渝新欧、义新欧等。现在,从成都和重庆开往欧洲的班列很多,从这些地方到欧洲,如果走海运却没有港口,如果往东走从长江上走,则需要很长时间,但是火车却可以一下子就过去。中国有一句话——要想富先修路,如果西部地区的路通了,那么西部的发展就快了,当然,除了铁路,还有空运、石油管道运输等,都能给西部地区带来新的发展机会。

作者:王志民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全球化与中国现代化问题研究所所长

本文节选自宣讲家网独家文稿 《王志民: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



转载请注明:http://www.dulantete.com/ytdt/2475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