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仰光 >> 仰光地图 >> 严惩不贷纵火打砸中资企业的28名暴徒,
据央视新闻26日报道,当天缅甸政府发布消息,缅甸军事法庭在24日做出了宣判,判处3月曾在仰光兰达亚工业区参与打砸纵火的28名犯罪嫌疑人20年监禁和劳役。目前这28名犯罪嫌疑人中有18人在逃,军事法庭已发出通缉令。
根据此前的报道,当地时间3月14日,缅甸最大城市仰光的十多家中资工厂遭到纵火和破坏,这些工厂主要以服装加工厂、服装辅料厂和配套设备厂为主。行凶的暴徒大多骑着摩托车,携带铁棍、斧头和汽油桶,他们先是冲进工厂恐吓员工,随后就开始纵火,期间造成多名中方员工受伤,多家工厂的生产车间、库房、宿舍和车辆被烧毁,一些沿街商铺也遭到打砸。更为恶劣的是,暴徒还在通往工业区的道路上设置了路障,阻止当地消防人员进入,导致火势失控。据不完全统计,袭击一共造成了高达2.4亿元人民币的财产损失。
关于这次袭击的原因,较为主流的说法是,当天缅甸军方与反对派爆发激烈冲突,造成38名示威者死亡。随后在一些反华势力的煽动下,缅甸民众对中国的不满情绪增加,进而酿成了一场极端暴力的打砸纵火事件。事实上,早在缅甸政变的第二周,就有上千名示威者围堵了位于仰光的中国大使馆,要求中方“停止支持缅甸军方”。
对此,《环球时报》曾揭露称,反华势力与一些西方智库、非政府组织趁着缅甸动乱期间浑水摸鱼,通过发布虚假消息对缅甸民众“造成误导”。比如有一则流传甚广的谣言,称中国通过飞机“派遣IT技术人员帮助缅甸军方建立防火墙”,但实际情况是,所谓中缅之间的往返飞机,只是正常的货运航班,运载海鲜等进出口货物。而反华势力之所以炮制这种假消息,首要目的自然是想把民众的怒火导向中国,挑起中缅之间的矛盾。3月12日,受西方资助的非政府组织“缅甸人权网络”的创始人兼执行总监觉温曾在推特上叫嚣称,如果有一名平民被杀,那么就一家中国工厂将“化为灰烬”。不少人认为,他或许与这起袭击事件有直接关系。
需要指出的是,与反华势力大肆炒作的谣言不同,中国其实从未公开对缅甸军方表达过支持。只不过和那些强烈谴责军方,并实施制裁或停止合作的西方国家相比,中国显得比较温和,仅仅强调希望各方保持克制,维护局势稳定,因而使缅甸民众产生了一种错误印象。
自2月1日缅甸政变发生后,大量在社交媒体上传播的未经证实的消息,对缅甸局势的恶化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而这背后明显隐藏着西方势力的身影。3月17日,缅甸政府逮捕了一名与索罗斯有关联的基金经理,并通缉了其它11名基金会员工,理由是该基金会可能有CIA背景,并且涉嫌向缅甸反对派提供资金支持。缅甸政府表示,这家一直打着“民主”幌子的“缅甸开放社会基金会”(OSF),在缅甸军方接管政权一周后,未经缅甸外汇管理部门许可,将万美元兑换成缅甸货币,其中目的很可能是支持反对政府的“公民不服从运动”。
据悉,缅甸开放社会基金会自称是“世界上最大的司法、民主治理和人权工作的私人资助机构”,其中宗旨是支持“代表边缘化人群的公民社会和团体,以鼓励代议制民主在缅甸生根”。而该机构的幕后主使者就是索罗斯,从年起,他每年都会向缅甸的各种反对派提供约万美元的活动经费,这使得他被外界视为CIA干涉缅甸内政的“白手套”。有观点认为,不排除3月14日的袭击事件与索罗斯,乃至美国情报机构有关的可能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