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光

世界媒体悲哀的一天

发布时间:2021/6/1 13:47:27   点击数:

四个多月前,我写过今年的普利策新闻奖最震撼的得奖作品,就在离中国边境公里的缅甸,正在上演的屠杀、强奸和生死逃亡。

如今罗兴亚危机已爆发一年,已有超过两万五千人被杀,数千名女性遭到性侵,70万人被迫流离失所。

罗兴亚难民营里哭泣的孩子

这样的难民危机还在离我们近在咫尺的地方继续着,但最近我更难过和愤怒的是,9月3号,曾担任路透社驻缅甸记者的两名缅甸公民,因为对罗兴亚危机的报道,被缅甸法院判处7年有期徒刑,罪名是他们持有一些涉嫌缅甸政府镇压罗兴亚人的文件,违反了缅甸殖民时代的《官方机密法》。

被捕记者瓦隆(WaLone)和觉梭(KyawSoeOo)

自从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昂山素季上台以后,缅甸记者被捕和被起诉的事件激增。

当两名记者因一系列虚假指控被判罪名成立时,路透社总编斯蒂芬?阿德勒(StephenAdler)说,“对于缅甸、路透社记者瓦隆和觉梭、以及世界各地的媒体,今天都是悲哀的一天,这一裁决是缅甸向民主过渡的大倒退”。

这些本是社会的守夜人的调查记者,不屈从强势,不卷入漩涡,不取悦权力,如今正在以这样的方式“死去”,而当真正的新闻死去,更可怕的是知道和在意的人寥寥无几。

反观我们,有人说当下的媒体已经到了“盲人骑夜马,夜半临深池”的危险境地,而我始终还抱有微弱希望,民主和自由不会被恐惧抹杀,道路漫长,前方是光。

附:四月写罗兴亚危机的旧文一篇

——————————旧文分割线——————————

今天北京时间凌晨三点,第届普利策新闻奖(ThePulitzerPrizes)获奖名单在哥伦比亚大学揭晓。

创立于年的普利策奖,已经发展成为美国新闻界的最高荣誉奖,记录了一个世纪新闻人的光荣与梦想。

今年的奖项同样授予那些工作涵盖社会最重要话题的人:丑闻,阴谋,腐败,毒品,枪支,战争以及种族宗教冲突。

今年份参赛的新闻报道中,很多获奖都是实至名归,比如席卷全球的#Metoo运动的掀起,正是因为《纽约时报》和《纽约客》杂志对好莱坞知名制作人温斯坦(HarveyWeinstein)数十年来性骚扰丑闻的曝光,这两家媒体也因此获得颇具份量的“公共服务奖”。

现在,不断完善的评选制度已经让普利策奖成为全球性的一个奖项。今年的特写摄影奖(FeaturePhotography)就颁给了英国的路透社(Reuters)的全体摄影记者。

普利策评委会认为通过这些摄影作品,“让全世界知道了罗兴亚难民逃离缅甸时所面临的悲惨命运”。

因为对罗兴亚(Rohingya)危机的报道,两名获奖的路透社记者至今仍被缅甸政府关押在监狱中。

而他们的报道记录的,就是在距离中国边境仅仅公里的缅甸若开邦,正在发生种族屠杀、强奸、生死大逃亡、焚烧村庄,和叙利亚战争一样。

年11月1日,孟加拉国科克斯巴扎尔附近的PalongKhali,一名罗兴亚难民在穿过纳夫河途中哭泣。路透社/HannahMcKay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佛教国家缅甸,有万穆斯林从15世纪起就世代生活在缅甸最穷的若开邦(Rakhine),他们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化习俗。

在缅甸,外貌、语言、信仰与绝大多数人完全不同的罗辛亚人显得像个异数。

缅甸政府不承认罗辛亚人是缅甸公民,认为他们是英国统治时期从孟加拉来到若开邦的移民。

年,缅甸进行了30年来的首次人口普查,没有将罗辛亚人计算在内,他们被要求登记成孟加拉人。

年缅甸通过了一项歧视限制性的国籍法,否认罗兴亚人的公民权,限制了罗辛亚人受教育、享受医疗服务和出入缅甸的权力。若开邦地方政府有时还要求罗辛亚家庭最多只能生“两个孩子”,并限制跨信仰婚姻。

缅甸政府的立场让罗兴亚人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无国籍群体。

最近几年,随着罗兴亚人与缅甸政府的关系越来越紧张,甚至连他们坚持的“罗辛亚人”这个名称也被夺去了。缅甸政府通常将罗辛亚人称为孟加拉人,暗示他们属于孟加拉国。普通缅甸民众往往叫他们kalar,这是缅甸语中指代所有穆斯林的称号。

因为长期以来的歧视,排挤和被边缘化,若开邦地区的摩擦经常演变成暴力。

年10月,成千上万名佛教男子在整个若开邦对穆斯林村庄进行打击,用暴力迫使罗兴亚人离开。

去年8月25日,罗辛亚反叛武装罗辛亚救世军(ArakanRohingyaSalvationArmy)在边境袭击了30名缅甸警察和军事人员。

在之后的四个月里,被称为缅甸国防军(Tatmadaw)的政府军和警察开始大规模反击镇压,对罗兴亚人的多个村庄进行扫荡,强奸妇女和女童,烧毁村庄,从直升机上射杀平民,男人则被枪毙或斩首。

联合国人权事务主管扎伊德·拉阿德·侯赛因(ZeidRa’adal-Hussein)把这次屠杀称为“教科书般的种族清洗”。

冲突发生后,缅甸政府阻止记者自由进入事发地采访,所有记者必须在官方带领下进入。

根据BBC记者的现场目击,“居民的家居物品、孩子的玩具与妇女的衣物散落各处,路中心有两个散发着汽油味、还有一点汽油残留在内的空罐。村中的穆斯林学校也遭纵火,火势蔓延至旁边的民居,三分钟后两座建筑就全成了一片火海。”

但从Google地图前后的变化可以看到,罗兴亚人的村庄一夜之间被夷为平地。

面对缅甸政府军的杀戮,70万罗兴亚人不得不背井离乡,向邻国的孟加拉国逃难。其中大约有38万是未成年人。至少有30%的难民不到5岁,这是自卢旺达大屠杀以来最快速的人口迁移。

年9月7日,逃难穿越边境的罗兴亚难民。路透社/MohammadPonirHossain.jpeg

逃难路上的罗兴亚妇女和儿童也不能幸免,遭到缅甸军方的直接射杀。缅甸还中断了对若开邦的人道主义援助,留在那里的人只能得到有限的食物和水。

7岁的穆罕默德沙伊伊布,在8月从缅甸越过边界过程中中枪。路透社/阿德南阿比迪

自从8月的冲突以来,至少有名不到5岁的罗兴亚儿童在缅甸被杀害,且大多死于枪击。其中,将近10%的儿童被烧死在家中,5%被殴打致死。真实的死亡人数可能更高。

年9月14日,罗兴亚难民Hamida和她的丈夫NasirAhmed,带着两个年幼的儿子乘坐一艘小渔船,穿越孟加拉湾到孟加拉国村庄ShahPorirDwip,这躺耗时5小时的旅程,生死未卜。

因为风浪太大,加上严重超载,当他们快靠岸时,船被海浪打翻,所有人被抛下了船。

当路透社摄影记者MohammadPonirHossain正在海滩上拍摄精疲力尽的难民时,他听到一阵撕心裂肺的哭声,一位母亲正抱着自己遇难的孩子。她亲吻他,像孩子还活着一样。

年9月14日,一名哭泣的罗兴亚难民母亲,正哭泣着亲吻自己遇难的仅五周大的孩子。路透社/MohammadPonirHossain

很多人簇拥着这位哭泣的母亲,人群里弥漫着悲伤。Hamida的丈夫NasirAhmed扒开人群,发现自己遇难的孩子,他悲伤的抱起幼小苍白的身体,默默的离开了人群。

在这次船难中,一共有14人遇难,其中11名儿童,还有数十人失踪。

缅甸过去也曾有过大规模逃亡的事件。年代,军队夺取政权后,政府下令30万印度裔人口离开这个国家。缅甸的印度裔难民被迫回到印度,他们的物业和土地全被国有化。

比逃亡到欧洲的叙利亚难民处境更糟糕的是,大屠杀中幸存的罗兴亚难民,并没有因为到达孟加拉国生活状态变得更好。

近百万的罗兴亚难民的涌入,让孟加拉这个贫穷国家面临巨大压力,左右为难的政府打算把难民全部集中在一个偏远的无人岛上。

不堪重负的孟加拉国政府表示,“罗兴亚人是缅甸国民,一定要回家。”

年9月14日,罗辛亚难民伸出双手接受当地组织在孟加拉国考克斯巴扎尔的Balukhali临时难民营派发的援助。路透社/丹麦西迪基(DanishSiddiqui)

无家可回、伤痕累累的罗兴亚人只能寄人篱下,艰难的生活中。

难民营里条件恶劣,逃到孟加拉国的大部分儿童大多营养不良,而且都经历了严重的精神创伤,无论是目睹亲人被杀还是缅甸政府军纵火摧毁他们的家乡。即使是在难民营里听到关于大屠杀的故事,也会让他们觉得非常难过。

数十万的罗兴亚儿童或许只能这样无国籍、无居所流亡着长大。

为了生存,一些人已经开始把女儿送去给孟加拉国的中产阶级当女佣,或是进入当地的服装行业。

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调查,“儿童和青少年非常容易被贩卖,无论是为了性剥削还是做家务”。

更让人担忧的是,因为同是穆斯林,难民营里临时学校开始得到中东激进组织的资助。联想到叙利亚儿童曾被极端份子胁迫当童子军或当人肉炸弹。

罗兴亚人流亡的一代,如果从小在心中埋下种族仇恨的种子,会有怎样的未来?

在难民营里读《古兰经》的孩子

这场种族大屠杀中,最让人难以置信的,无论缅甸政府官员、宗教领袖,还是当地的人权活动人士,媒体人,他们的态度惊人一致:罗辛亚人不是以佛教徒为主的缅甸的合法公民,我们所做的不过是位了国家利益。

“在民主社会,人人平等”,“但不包括恐怖分子”。

在这片虔诚的土地上,佛教僧侣一直是道德权威,但是在将罗兴亚人非人化的运动中,他们一直身先士卒。

针对联合国关于军队大规模焚烧村庄和攻击平民的报告,缅甸官方回应称,那是罗辛亚人对自己干的事,是穆斯林杀穆斯林。

缅甸领导人,曾获诺贝尔和平奖的昂山素季(AungSanSuuKyi)曾被看作自由主义价值观的民主领袖,但针对缅甸政府军这场屠杀,强奸和纵火的种族清洗她从一开始保持沉默,到后来发言称,这是国家迈出的积极的一步,引起很多人不满,有人甚至要求取消她的诺贝尔奖。

年1月12日,昂山素季在新闻发布会上发表讲话。路透社/斯特林格(Stringer)

所有人都无视罗兴亚平民的遭遇,所有人也都理所当然习惯他人的苦难。

在这场上下出奇一致的运动中,一个曾经当过政治犯的资深编辑告诉BBC记者的,或许才是真实答案。而这样的答案,我们并不陌生。

“人人都很害怕,都不愿意触碰这个话题。去那里(若开邦)本身就存在安全问题,所以很多报导都只是基于官方的新闻通稿”,还有来自公众的压力,如果你和主流意见对立,“就连你的亲戚和朋友都会不喜欢你”。

在这样一个集体盲从、噤若寒蝉、白色恐怖笼罩的国家,路透社的记者执意要戳破皇帝的新衣,或许在这样的时候,记者更称得上“无冕之王”。

年12月12日,路透社缅甸记者瓦龙(WaLone)和觉梭(KyawSoeOo)在对缅甸军人在若开邦一个村庄杀害10名罗兴亚人的武力镇压进行调查时,因两名警察在仰光一家餐馆向他们转交了一叠文件,缅甸政府以这两名记者非法持有政府机密文件,违反年缅甸殖民时代的“官方机密法”将其逮捕。

路透社记者瓦龙(WaLone)和觉梭(KyawSoeOo)被捕

在诉讼中断期间,记者瓦龙向缅甸新任总统温敏呼吁,“我们现在在永盛监狱,因为我们报道了新闻。我们正在面对法庭,因为我们发现了不公正的事情。我希望新总统能让这个国家拥有真正的新闻自由。”

在3月的听证会上,缅甸当局拒绝了对两名记者的保释,这两名记者至今仍被关押。

和过去改变世界的那些调查报道一样,路透社的这篇报道也是深入政府缄默之墙的后方,找寻令人坐立难安的重大真相。

普利策有一句广为流传的名言,“倘若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上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暗礁险滩,及时发出警告。”

瞭望者是这个社会触礁之前最后发出信号的人,当他们无限接近真相,也代表着我们向真正的民主、平等、自由又迈进一大步。

也许你也想看:

除了马航的残骸,Google地图里还藏着这些秘密

委内瑞拉通货膨胀率走向0000%之后

这个夏天为什么这么热?答案在这里

你刚出生的孩子如果80%有智力问题,你救还是不救

拼多多上市和假疫苗的共同内核

是时候让马斯克走下神坛了

蒙古,最熟悉的陌生人

怼特朗普,我只服美国第一夫人

当年和你一起看世界杯的人,如今在哪里?

整个纽约都在关心一个送披萨的外卖小哥

马航MH搜救终止:失联第天,人仍下落不明

几万人在深圳消极抵抗生活

不能忘却的追问

谁把他们变成了被封杀的“社会人”

中国私立幼儿园共同兜售的谎言

韩国有一档中国永远无法复制的综艺

今天是一个特别的纪念日

这么多年了,英国王室依然是上新闻头条最多的王室

教育可能不再是脱贫的指望,而是一场巨大的骗局

普利策最重要的奖项里,藏着最狗血的八卦和会成为美国总统的少年

普利策最震撼的报道|离中国边境公里,正在上演屠杀、强奸和生死逃亡

最不可能被人工智能替代的职业

世界上悲伤最多的地方

我们需要去搞清楚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似,而不是区别

如果两年前没有发生这件事,世界将是另外一番模样

国外废弃的医用洋垃圾,漂洋过海成了中国孩子的玩具

中国老外租赁行业实录:外籍外交官医生工程师,都可能是他们演的

北京最好的鲜花市场也被赶走了

当媒体成为国家公敌

Aboutus

松鼠+猫姐

前媒体人

十年饮冰,难凉热血

一个美国求学多年,现居北京

一个北京飘荡多年,现居悉尼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ulantete.com/ytdt/21438.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