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光

克伦族主席苏巴登盛

发布时间:2018/1/27 16:02:25   点击数:

克伦邦地图

克伦邦,七邦的自治邦。一度改称“哥都礼邦”,后又恢复原名。位于缅甸的东南部萨尔温江下游,东界泰国,北接掸邦和克耶邦,西邻曼德勒、勃固和孟邦。北纬15°15′和19°30′及东径96°26′和98°55′之间。面积3.03万平方公里。首府巴安镇位于萨尔温江东岸。

北部为掸邦高原的边缘部分,东侧是山地,其余大部分为间有丘陵的平原。萨尔温江自北而南纵贯中部,南部有几条河流直接入海。

特产柚木。矿产有锡、钨、锑等。有碾米、木材加工等厂。

设巴安、妙瓦底和高格力3个县及7个镇区。

万人。大部分为克伦族,其他民族还有孟族、缅族、掸族和勃欧族。

克伦族(Karen),亦作甲良族,是一个居住在七邦东部及泰国西部的民族,在安达曼群岛也有少量克伦族移民,是著名的象夫民族,总人口约万人,其中40万在泰国境内,其余在缅甸克伦邦、克耶邦和掸邦。

克伦族有自己的语言,克伦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克伦语支。克伦语与缅语、钦语等语言有亲属关系。克伦语语序为主谓宾结构,有声调,是一种孤立语。克伦语有两大方言群,当都-波方言群、帕拉奇-斯戈方言群。各方言群内部又分次方言和土语。波方言和斯戈方言是较为通用的两大次方言。

克伦族占缅甸人口的百分之七到百分之十,在缅甸是仅次于缅族和掸族的第三大种族。。

克伦族有按居住地区起名的,也有按服色确定称谓的。按地区命名的,如居住在山区的克伦族被称为“山区克伦”,居住在平原地区的被称为“平原克伦”。与孟族居住在一起的被称为“波克伦”或“德楞克伦”,与缅族居住在一起的被称为“色郭克伦”。以服色称谓的,如喜欢穿用儿茶染的红外衣的克伦人被称为“红克伦”,喜欢穿白衣服的克伦人被称为“白克伦”,喜欢穿黑衣服的克伦人被称为“黑克伦”。

七邦官方承认的个民族中有23个属于克伦族:

克伦族群的11个民族都属于克伦族,即克伦(Kayin)、白克伦(Kayinphyu)、勃雷底(Paleiti)、孟克伦(Monkayin)、色郭克伦(SakawKayin)、德雷勃瓦(Tahleipwa)、勃姑(Paku)、勃外(Bwe)、木奈勃瓦(Mawneipwa)、谋勃瓦(Mpowa)和波克伦(Pokayin)。人数较多的有色郭克伦族和波克伦族;

克耶族群的9个民族都属于克伦族,如克耶族(红克伦族,克伦尼族);

掸族群的33个民族有3个属于克伦族,如巴奥族(黑克伦族)。缅甸与湄宏顺的长颈族也是克伦人。

泰国的克伦族主要是色郭克伦和波克伦。

克伦民族联盟(KarenNationalUnion,KNU)领导的克伦民族解放军(KarenNationalLiberationArmy,KNLA)主要活动在缅甸东南部的缅泰边境地区,直接控制区约2万平方公里,游击区分布于缅甸中部、东部、南部,约占缅甸三分之一国土,控制区人口有万人以上。总部设在缅泰边境的木沙若达。活动地区从离仰光公里的中部缅甸首府勃固开始、直到泰、缅、马来交接地区。广泛分布于克伦邦、孟邦、勃固省、德林达依省。

克伦民族联盟最强盛的时候拥兵6万,连佤联军和坤沙蒙泰军也无法与其相提并论。由于战斗力强盛,国际影响甚广,克伦族解放军一直被军政府视为眼中钉,对其打击力度也最大,此举让克伦族联盟的行动成为了缅甸民族纷争的典型。

外界在年对克伦族解放军的最新兵力估计为:正式编制只有5个军,总兵力已经不足1万人。

年,信仰佛教和信仰基督教的人员发生矛盾和冲突,克伦民族联盟一分为二,一派是以波妙为首的基督教派继续沿用“克伦民族联盟”名称。另一派改称“克伦进步佛教协会”,其所属的武装改编为民主克伦佛教军(DemocraticKarenBuddhistArmy,DKBA)。

年7月,克伦进步佛教协会和政府方面就整编问题产生内部分歧。8月一部以改编为克伦边境自卫大队。克伦佛教军苏拉培部(原克伦佛教军第5旅)继续沿用克伦佛教军番号。

大多数学者认为,克伦族属于汉藏语系克伦语支,与缅甸族同源,都是从中国西北的羌族南迁的,属于蒙古人种,进入缅甸的时间比缅族还要早一些,大约于公元1世纪前后进入缅甸境内。初期,居住在缅甸中部东吁市东部,后来迁徙至掸邦高原和萨尔温江流域一带定居。

克伦族曾在东吁立国,后被掸族征服。克伦族在历史上多次受到过缅族、掸族、孟族的征讨,克伦族也曾不断进行过反抗,彼此曾结下仇恨。

年,当英国发动第一次侵缅战争时,英国便利用这种矛盾,诱使克伦族带领英军进攻缅军,曾占领下缅甸,使克钦族与缅族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深。

年,日本也曾利用这种矛盾制造缅族和克伦族之间的流血事件。

年,克伦族因对建邦问题不满,随即组建了克伦自卫军。

年7月,克伦自卫军在直通发动武装起义,控制了半个缅甸。之后,又被政府军收复,退守缅甸东南一带。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克伦族武装分成了克伦国家联盟、克伦中央组织、佛教克伦以及克伦青年,直到年2月5日,4个武装组织才又合在一起成立克伦民族联盟(KarenNationalUnion,KNU)。

年,为了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昂山将军和各个地方武装签订《班弄协议》,属于英国部队的克伦族没有参加。

年1月,缅甸宣布独立后,由于要求的权利没有得到满足,克伦族武装与缅甸政府的对抗就一直持续。

年,克伦族联盟第二次大会作出决议:遵循民族民主政策,建立拥有邦内自决权的克伦族“高都丽邦”(Kawthoolei,意为吉祥地),并明确指出缅甸所有民族,包括缅族,都有权建立拥有邦内自决权的民族邦。

年,信仰佛教和信仰基督教的人员发生矛盾和冲突,克伦民族联盟一分为二,一派是以波妙为首的基督教派继续沿用“克伦民族联盟”名称。另一派改称“克伦进步佛教协会”,其所属的武装改编为民主克伦佛教军(DemocraticKarenBuddhistArmy,DKBA)。分裂之后,克伦佛教军便配合缅军进攻克伦民族联盟。该部虽然名义上“尊重”中央政府的权威,但只要政府提出“整编军队,上交税务”的要求,DKBA就会显示出桀骜不驯。

年初,缅政府军趁克伦民族联盟内讧之机,向克伦民族联盟发起了大规模进剿,一举攻克其总部马纳普洛(Manerplaw)并占领了其控制区,迫使该部转移至缅泰边境西线一带开展游击战争。

年,民主克伦佛教军与军政府签订了停战协议,获得了相当的自治区域和权利,并在军政府给予特权与离间之下,经常配合政府军对克伦族解放军进行武力攻击。

年初,一直担任克伦民族联盟主席和克伦民族解放军司令的博米亚由于健康原因、宣布退位,由苏巴登盛(SawBaTheinSein)接任。

年10月,一个国际NGO组织在泰缅边区实地调查后报告:在缅甸东部泰缅边区,即丹拿沙林、东勃固区、孟邦、克伦邦、克伦尼邦和南掸邦等地,被强行拆迁的村民共52.6万人,其中36.5万人居住在停战组织的管辖区内,8.4万人躲藏在深山密林中,7.7万人则被迁往政府控制下的“新区”。所谓新区,多是一些各种基础设施非常缺乏的地区。

年12月,在内外交困的压力下,缅甸军政府主持续开了国际社会拭目以待的“制宪国民大会”,缅甸国内17个“停战集团”与13个“其他和平集团”都受邀参加。但克伦族联盟却发表声明指出:年12月召开的假制宪国民大会,解决不了政治问题,也不会带来国内和平。声明呼吁军政府:停止打内战,撤销压迫政策,释放一切政治犯包括昂山素季,召开军政府、民主力量和众民族力量三方对话,以政治对话解决政治问题。

年4月28日,美国国防部在其发表的《年度全球反恐形势报告》中点名批评缅甸军方镇压少数民族团体。当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也表示:“美国用最强烈的谴责,指责缅甸政府残忍对待公民和少数族群的行动。”

年末,克伦族联盟主席苏巴登盛在第56届克伦族烈士节上公开讲话表示:克伦族问题,是政治问题,缅甸军政府只有通过与克伦族联盟的中央领导政治对话,才有可能正确解决这项政治问题。

年2月11日,克伦民族解放军第七旅向缅甸政府军投降。

年7月,克伦佛教军和政府方面就整编问题产生内部分歧。8月一部以改编为克伦边境自卫大队,合计兵员约人。11月8日,克伦佛教军苏拉培部与缅军在泰缅边境的米瓦迪和三塔通道展开激战。苏拉培是克伦佛教军第5旅的旅长,第5旅下辖营,营,营,营,营。

年4月6日,克伦民族联盟与缅甸政府在仰光举行中央级和谈,双方签署和谈纪要。和谈纪要说,双方代表就实现全国停火、和平监督机制等6个问题举行了会谈,达成了13点共识,包括双方同意逐步实现全国停火、同意制订需要遵守的停火规则、同意建立和平监督机制等。

·-·-·-·-·-·-·-·-·-·-·被华丽的分割-·-·-·-·--·-·-·-

谢谢您的支持,希望将此文章转发









































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权威
白癜风在哪里如何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dulantete.com/ytdt/14798.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